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六 原文 (1)
2022-8-20 增一阿含经
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六
牧牛品第四十九之二
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我恒一坐而食,身体轻便,气力强盛。汝等比丘,亦当一食,身体轻便,气力强盛,得修梵行。”
尔时,跋提婆罗白世尊言:“我不堪任而一食。所以然者?气力弱劣。”
佛告之曰:“若汝至檀越家,一分食之,一分持还家。”
跋提婆罗白佛言:“我亦不堪行此法。”
世尊告曰:“听汝坏斋,通日而食。”
跋提婆罗白佛言:“我亦不堪任施行此法。”尔时,世尊默然不报。
尔时,迦留陀夷向暮日入,著衣持钵,入城乞食。尔时极为暗冥,时优陀夷渐渐至长者家,又彼长者妇怀妊,闻沙门在外乞食,即自持饭出惠施之。然优陀夷颜色极黑,又彼时天欲降雨,处处抴电。尔时,长者妇出门,见沙门颜色极黑,即时惊怖,乃呼是鬼,自便称唤:“咄哉!见鬼!”即时伤胎儿,寻命终。是时,迦留陀夷寻还精舍,愁忧不欢,坐自思惟,悔无所及。
尔时,舍卫城中有如此之恶声:“沙门释种子咒堕他子。”其中男女各相谓言:“今诸沙门,行无节度,食不知时,如在家白衣,有何等异?”
尔时,众多比丘闻诸人民各论此理:“沙门释种子不知节度,行来无忌。”其中,持戒比丘戒完具者,亦自怨责:“实非我等之宜,食无禁限,行无时节,实是我等之非也。”各共相将至佛所,头面礼足,以此因缘,具白世尊。
尔时,佛告一比丘:“汝往唤迦留陀夷使来。”
是时,彼比丘受佛教已,即往唤优陀夷。时,优陀夷闻佛见呼,即来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在一面坐。尔时,世尊问优陀夷曰:“汝审昨日暮入城乞食,至长者家,使长者妇胎堕乎?”
优陀夷白佛言:“唯然,世尊。”
佛告优陀夷:“汝何故不别时节,又复欲雨而入城乞食?此非汝宜,然是族姓子出家学道而贪著于食。”
尔时,优陀夷即从座起,白世尊言:“自今之后,不敢复犯,惟愿世尊听受忏悔!”
尔时,世尊告阿难曰:“速打揵椎,集诸比丘在普会讲堂。”
阿难受佛教已,即集诸比丘集在讲堂,前白佛言:“诸比丘已集。世尊,宜知是时。”
尔时,世尊即往讲堂,在中央坐,告诸比丘:“过去久远诸佛世尊皆一坐而食,诸声闻等亦一坐而食,正使将来诸佛及弟子众,亦当一坐而食。所以然者?此是行道之要法,应当一坐而食。若能一坐而食,身体轻便,心得开解;心已得解,得诸善根;已得善根,便得三昧;已得三昧,如实而知之。云何如实而知之?所谓苦谛如实而知之,苦集谛如实而知之,苦尽谛如实而知之,苦出要谛如实而知之。汝等族姓子已出家学道,舍世八业,而不知时节,如彼贪欲之人有何差别?梵志别有梵志之法,外道别有外道之法。”
是时,优波离白世尊言:“过去如来、将来诸佛,皆一坐而食。惟愿世尊当与诸比丘限时而食!”
世尊告曰:“如来亦有此智,但未犯者,要眼前有罪,乃当制限耳!”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我专一坐而食,汝等亦当一坐而食。今汝日中而食,不得过时。汝等亦当学乞食之法。云何比丘学乞食之法?于是,比丘,趣以支命,得亦不喜,不得亦不忧;设得食时,思惟而食,无有贪著之心,但欲使此身趣得存形,除去旧痛,更不造新,使气力充足。如是,比丘,名为乞食。汝等比丘,应当一坐而食。
“云何比丘一坐而食?起则犯食,更不应食。如是,比丘,名为一坐而食。汝等比丘亦当应得食而食之。云何比丘得而食之?于是,比丘,以得食已,更复有为齐此乎?以食更得者不应复食。如是,比丘,得食而食之。汝等比丘,亦当应著三衣,应坐树下,坐闲静处,应露坐苦行,应著补衲衣,应在冢间,应著弊恶之衣。所以然者?叹说少欲之人。我今教汝等,当如迦葉比丘。所以然者?迦葉比丘自行头陀十一法,亦复教人行此要法。我今教诫汝等,当如面王比丘。所以然者?面王比丘著弊坏之衣,不著校饰。是谓,比丘,我之教诫,当念修习。如是,比丘,当作是学!”
尔时,跋提婆罗及经三月不至世尊所。尔时,阿难临三月初,至跋提婆罗比丘所,而告之曰:“今诸众僧皆补衲衣裳,如是如来当人间游行。今不往者,后悔无益。”
是时,阿难将跋提婆罗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并复白佛言:“唯然,世尊,听我忏悔,自今已后,更不犯之。如来制禁戒,然我不受之,惟愿垂恕!”如是再三。
是时,佛告曰:“听汝悔过,后莫复犯。所以然者?我自念生死无数,或作驴、骡、骆驼、象、马、猪、羊,以草养此四大形;或在地狱中,以热铁丸啖之;或作饿鬼,恒食脓血;或作人形,食此五谷;或作天形,食自然甘露。无数劫中,形命共競,初无厌足。优波离当知:如火获薪,初无厌足;如大海水吞流无足。今凡夫之人亦复如是,贪食无厌足。”
尔时,世尊便说此偈:
“生死不断绝,皆由贪欲故,
怨憎长其恶,愚者之所习。
“是故,跋提婆罗,当念少欲知足,无起贪想,兴诸乱念。如是,优波离,当作是学!”
尔时,跋提婆罗闻如来教诫已,在闲静之处,而自克责,所以族姓子,出家学道者,修无上梵行:生死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更不复受有,如实而知。尔时,跋提婆罗即成阿罗汉。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我弟子中第一声闻多饮食者,所谓吉护比丘是也。”
尔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闻如是:一时,佛在鸯艺村中,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诸人民皆称汝等为沙门。设复问:‘汝等是沙门乎?’汝等亦言:‘是沙门。’吾今告汝沙门之行、婆罗门之行,汝等当念修习,后必成果,如实不异。所以然者?有二种沙门:有习行沙门,有誓愿沙门。
“彼云何名为习行沙门?于是,比丘行来、进止、视瞻、容貌、著衣、持钵,皆悉如法,不著贪欲、瞋恚、愚痴,但持戒精进,不犯非法,等学诸戒。是谓名为习行沙门。
“彼云何名誓愿沙门?于是,或有比丘威仪、戒律、出入、进止、行步、容貌、视瞻、举动,皆悉如法,尽有漏,成无漏,于现法中身得证而自游化:生死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更不复受有,如实知之。是谓名誓愿沙门。是谓,比丘,二种沙门。”
尔时,阿难白世尊言:“彼云何名为沙门法行?婆罗门法行?”
佛告阿难:“于是,比丘饮食知足,昼夜经行,不失时节,行诸道品。
“云何比丘诸根寂静?于是,比丘若眼见色,不起想著,兴诸乱念,于中眼根而得清净,除诸恶念,不念不善之法;若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知味、身知细滑、意知法,不起想著,兴诸乱念,于意根而得清净。如是,比丘根得清净。
“云何比丘饮食知足?于是,比丘量腹而食,不求肥白,但欲使此身趣存而已,除去故痛,新者不生,得修梵行。犹如男女身生疮痍,随时以膏涂疮,常欲使疮愈故;今此比丘亦复如是,量腹而食。所以以膏膏车者,欲致远故;比丘量腹而食者,欲趣存命故也。如是,比丘饮食知足。
“云何比丘恒知景寤?于是,比丘初夜、后夜恒知景寤,思惟三十七道品之法。若昼日经行,除去恶念诸结之想;复于初夜、后夜经行,除去恶结不善之想;复于中夜右胁著地,以脚相累,唯向明之想;复于后夜,出入经行,除去不善之念。如是,比丘知时景寤。如是,阿难,此是沙门要行。
“彼云何名婆罗门要行?于是,比丘苦谛如实知之,苦集、苦尽、苦出要如实而知之,后以解此欲漏心、有漏心、无明漏心而得解脱;已得解脱,便得解脱智:生死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更不复受胎,如实知之。此名为婆罗门要行之法。阿难当知:此名为要行之义也。”
尔时,世尊便说此偈:
“沙门名息心,诸恶永已尽,
梵志名清净,除去诸乱想。
“是故,阿难,沙门法行、婆罗门法行,当念修行。其有众生行此诸法,然后乃称为沙门。复以何故名为沙门?诸结永息故名为沙门。复以何故名为婆罗门?尽除愚惑之法故名为梵志。亦名为刹利。复以何故名刹利?以其断淫、怒、痴故名为刹利。亦名为沐浴。以何故名为沐浴?以其洗二十一结故名为沐浴。亦名为觉。以何故名为觉?以其觉了愚法、慧法故名为觉。亦名为彼岸。以何等故名为彼岸?以其从此岸至彼岸故名为彼岸。阿难,能行此法者,然后乃名为沙门、婆罗门。此是其义,当念奉行!”
尔时,阿难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闻如是:一时,佛在释翅迦毗罗越尼拘留园中,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。
尔时,提婆达兜王子往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在一面坐。是时,提婆达兜白佛言:“唯然,世尊,听我道次得作沙门。”
佛告提婆达兜:“汝宜在家分檀惠施。夫为沙门,实为不易。”
是时,提婆达兜复再三白佛言:“唯然,世尊,听在末行。”
佛复告曰:“汝宜在家,不宜出家修沙门行。”
尔时,提婆达兜便生此念:“此沙门怀嫉妒心。我今宜自剃头,善修梵行。何用是沙门为?”是时,提婆达兜即自退归,自剃须发,著袈裟,自称言:“我是释种子。”
尔时,有一比丘名修罗陀,头陀行乞食,著补衲衣,五通清彻。是时,提婆达兜往至彼比丘所,头面礼足,前言:“惟愿尊者当与我说教,使长夜而获安隐!”
是时,修罗陀比丘即与说威仪礼节,思惟此法,舍此就彼。是时,提婆达兜如彼比丘教而不漏失。
是时,提婆达兜比丘言:“惟愿尊者当与我说神足道,我能堪任修行此道!”
尔时,比丘复与说神足之道:“汝今当学心意轻重;已知心意轻重,复当分别四大:地、水、火、风之轻重;已得知四大轻重,便当修行自在三昧;已行自在三昧,复当修勇猛三昧;已行勇猛三昧,复当修行心意三昧;已行心意三昧,复当行自戒三昧;已修行自戒三昧,如是不久便当成神足道。”
尔时,提婆达兜受师教已,自知心意轻重,复知四大轻重,尽修诸三昧,无所漏失,尔时不久便成神足之道,如是无数方便作变无量。尔时,提婆达兜名声流布四远。
是时,提婆达兜以神足力,乃至三十三天,采取种种优钵莲华、拘牟头华,奉上阿阇世太子,又告之曰:“此华是三十三天所出,释提桓因遣来奉上太子。”
尔时,王太子见提婆达兜神足如是,便随时供养,给其所须。太子复作是念:“提婆达兜神足极为难及。”时,提婆达兜复自隐形,作小儿身,在王太子膝上。时,诸婇女各作斯念:“此是何人?为是鬼耶?为是天耶?”语言未竟,便复化身,还复如故。是时,王太子及诸宫人皆称言:“此是提婆达兜。”即给与所须。又传此言:“提婆达兜名德不可具记。”
尔时,众多比丘闻已,往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白佛言:“提婆达兜者极大神足,能得衣裳、饮食、床卧具、病瘦医药。”
佛告比丘:“汝等勿兴此意,著提婆达兜利养,又莫钦羡彼神足之力。彼人即当以此神足,堕坠三恶道。提婆达兜所获利养及其神足,当复耗尽。所以然者?提婆达兜自当造身、口、意行。”
尔时,复兴此念:“沙门瞿昙有神足,我亦有神足;沙门瞿昙有所知,我亦有所知;沙门瞿昙姓贵,我亦姓贵;若沙门瞿昙现一神足,我当现二;沙门现二,我当现四;彼四我八;彼八我十六;彼十六我三十二;随其沙门所现变化,我当转倍。”尔时,众多比丘闻提婆达兜有此语,五百余比丘至提婆达兜所,及五百比丘受太子供养。
时,舍利弗、目揵连自相谓言:“我等共到提婆达兜所,听彼说法为何论说?”即共相将至提婆达兜所。
尔时,提婆达兜遥见舍利弗、目揵连来,即告诸比丘:“此二人是悉达弟子。”甚怀欢悦;到已,共相问讯,在一面坐。
尔时,诸比丘各兴此念:“释迦文佛弟子,今尽来向提婆达兜。”尔时,提婆达兜语舍利弗言:“汝今堪任与诸比丘说法乎?吾欲小息,又患脊痛。”
是时,提婆达兜以脚相累右胁卧,以其欢喜心故便睡眠。尔时,舍利弗、目揵连见提婆达兜眠,即以神足接诸比丘,飞在空中而去。
是时,提婆达兜觉寤,不见诸比丘,极怀瞋恚,并吐斯言:“吾若不报怨者,终不名为提婆达兜也!”此是提婆达兜最初犯五逆恶。提婆达兜适生此念,即时失神足。
尔时,众多比丘白世尊言:“提婆达兜比丘极有神足,乃能坏圣众。”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提婆达兜不但今坏圣众,乃过去世时恒坏圣众。所以然者?乃往过去时亦坏圣众,复兴恶念:‘我要取沙门瞿昙杀之,于三界作佛,独尊无侣。’”
是时,提婆达兜语阿阇世王:“古昔诸人寿命极长,如今遂短。使王太子一旦命终者,则唐生于世间。何不取父王害之,绍圣王位?我当取如来害之,当得作佛。新王、新佛,不亦快哉!”
尔时,阿阇世王即便差守门人,取父王闭在牢狱,自立为王,治化人民。时,诸群庶各相谓言:“此子未生则是怨家之子,因以为名阿阇世王。”
尔时,提婆达兜见阿阇世王检父王已,复兴此念:“吾要当取沙门瞿昙害之。”尔时,世尊在耆阇崛山一小山侧。尔时,提婆达兜到耆阇崛山,手擎大石长三十肘,广十五肘而掷世尊。是时,山神金毗罗鬼恒住彼山,见提婆达兜抱石打佛,即时伸手接著余处。
尔时,石碎一小片石,著如来足,即时出血。尔时,世尊见已,语提婆达兜曰:“汝今复兴意欲害如来,此是第二五逆之罪。”
尔时,提婆达兜复自思惟:“我今竟不得害此沙门瞿昙,当更求方便。”舍而去。至阿阇世王所,启白王曰:“可饮黑象使醉,使害沙门。所以然者?此象凶暴,必能害此沙门瞿昙。若当沙门有一切智者,明日必不来入城乞食;若无一切智者,明日入城乞食,必当为此恶象所害也。”
尔时,阿阇世王即以醇酒饮象使醉,告令国中人民曰:“其欲自安惜己命者,明日勿复城中行来。”
尔时,世尊到时,著衣持钵,入罗阅城乞食。国中男女大小四部之众闻阿阇世王以酒饮象,欲害如来,皆共相将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白佛言:“惟愿世尊莫入罗阅城乞食!何以故?王阿阇世饮象使醉,欲害如来。”
佛告诸优婆塞:“夫等正觉终不为他人所害也。”
牧牛品第四十九之二
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我恒一坐而食,身体轻便,气力强盛。汝等比丘,亦当一食,身体轻便,气力强盛,得修梵行。”
尔时,跋提婆罗白世尊言:“我不堪任而一食。所以然者?气力弱劣。”
佛告之曰:“若汝至檀越家,一分食之,一分持还家。”
跋提婆罗白佛言:“我亦不堪行此法。”
世尊告曰:“听汝坏斋,通日而食。”
跋提婆罗白佛言:“我亦不堪任施行此法。”尔时,世尊默然不报。
尔时,迦留陀夷向暮日入,著衣持钵,入城乞食。尔时极为暗冥,时优陀夷渐渐至长者家,又彼长者妇怀妊,闻沙门在外乞食,即自持饭出惠施之。然优陀夷颜色极黑,又彼时天欲降雨,处处抴电。尔时,长者妇出门,见沙门颜色极黑,即时惊怖,乃呼是鬼,自便称唤:“咄哉!见鬼!”即时伤胎儿,寻命终。是时,迦留陀夷寻还精舍,愁忧不欢,坐自思惟,悔无所及。
尔时,舍卫城中有如此之恶声:“沙门释种子咒堕他子。”其中男女各相谓言:“今诸沙门,行无节度,食不知时,如在家白衣,有何等异?”
尔时,众多比丘闻诸人民各论此理:“沙门释种子不知节度,行来无忌。”其中,持戒比丘戒完具者,亦自怨责:“实非我等之宜,食无禁限,行无时节,实是我等之非也。”各共相将至佛所,头面礼足,以此因缘,具白世尊。
尔时,佛告一比丘:“汝往唤迦留陀夷使来。”
是时,彼比丘受佛教已,即往唤优陀夷。时,优陀夷闻佛见呼,即来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在一面坐。尔时,世尊问优陀夷曰:“汝审昨日暮入城乞食,至长者家,使长者妇胎堕乎?”
优陀夷白佛言:“唯然,世尊。”
佛告优陀夷:“汝何故不别时节,又复欲雨而入城乞食?此非汝宜,然是族姓子出家学道而贪著于食。”
尔时,优陀夷即从座起,白世尊言:“自今之后,不敢复犯,惟愿世尊听受忏悔!”
尔时,世尊告阿难曰:“速打揵椎,集诸比丘在普会讲堂。”
阿难受佛教已,即集诸比丘集在讲堂,前白佛言:“诸比丘已集。世尊,宜知是时。”
尔时,世尊即往讲堂,在中央坐,告诸比丘:“过去久远诸佛世尊皆一坐而食,诸声闻等亦一坐而食,正使将来诸佛及弟子众,亦当一坐而食。所以然者?此是行道之要法,应当一坐而食。若能一坐而食,身体轻便,心得开解;心已得解,得诸善根;已得善根,便得三昧;已得三昧,如实而知之。云何如实而知之?所谓苦谛如实而知之,苦集谛如实而知之,苦尽谛如实而知之,苦出要谛如实而知之。汝等族姓子已出家学道,舍世八业,而不知时节,如彼贪欲之人有何差别?梵志别有梵志之法,外道别有外道之法。”
是时,优波离白世尊言:“过去如来、将来诸佛,皆一坐而食。惟愿世尊当与诸比丘限时而食!”
世尊告曰:“如来亦有此智,但未犯者,要眼前有罪,乃当制限耳!”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我专一坐而食,汝等亦当一坐而食。今汝日中而食,不得过时。汝等亦当学乞食之法。云何比丘学乞食之法?于是,比丘,趣以支命,得亦不喜,不得亦不忧;设得食时,思惟而食,无有贪著之心,但欲使此身趣得存形,除去旧痛,更不造新,使气力充足。如是,比丘,名为乞食。汝等比丘,应当一坐而食。
“云何比丘一坐而食?起则犯食,更不应食。如是,比丘,名为一坐而食。汝等比丘亦当应得食而食之。云何比丘得而食之?于是,比丘,以得食已,更复有为齐此乎?以食更得者不应复食。如是,比丘,得食而食之。汝等比丘,亦当应著三衣,应坐树下,坐闲静处,应露坐苦行,应著补衲衣,应在冢间,应著弊恶之衣。所以然者?叹说少欲之人。我今教汝等,当如迦葉比丘。所以然者?迦葉比丘自行头陀十一法,亦复教人行此要法。我今教诫汝等,当如面王比丘。所以然者?面王比丘著弊坏之衣,不著校饰。是谓,比丘,我之教诫,当念修习。如是,比丘,当作是学!”
尔时,跋提婆罗及经三月不至世尊所。尔时,阿难临三月初,至跋提婆罗比丘所,而告之曰:“今诸众僧皆补衲衣裳,如是如来当人间游行。今不往者,后悔无益。”
是时,阿难将跋提婆罗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并复白佛言:“唯然,世尊,听我忏悔,自今已后,更不犯之。如来制禁戒,然我不受之,惟愿垂恕!”如是再三。
是时,佛告曰:“听汝悔过,后莫复犯。所以然者?我自念生死无数,或作驴、骡、骆驼、象、马、猪、羊,以草养此四大形;或在地狱中,以热铁丸啖之;或作饿鬼,恒食脓血;或作人形,食此五谷;或作天形,食自然甘露。无数劫中,形命共競,初无厌足。优波离当知:如火获薪,初无厌足;如大海水吞流无足。今凡夫之人亦复如是,贪食无厌足。”
尔时,世尊便说此偈:
“生死不断绝,皆由贪欲故,
怨憎长其恶,愚者之所习。
“是故,跋提婆罗,当念少欲知足,无起贪想,兴诸乱念。如是,优波离,当作是学!”
尔时,跋提婆罗闻如来教诫已,在闲静之处,而自克责,所以族姓子,出家学道者,修无上梵行:生死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更不复受有,如实而知。尔时,跋提婆罗即成阿罗汉。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我弟子中第一声闻多饮食者,所谓吉护比丘是也。”
尔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闻如是:一时,佛在鸯艺村中,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诸人民皆称汝等为沙门。设复问:‘汝等是沙门乎?’汝等亦言:‘是沙门。’吾今告汝沙门之行、婆罗门之行,汝等当念修习,后必成果,如实不异。所以然者?有二种沙门:有习行沙门,有誓愿沙门。
“彼云何名为习行沙门?于是,比丘行来、进止、视瞻、容貌、著衣、持钵,皆悉如法,不著贪欲、瞋恚、愚痴,但持戒精进,不犯非法,等学诸戒。是谓名为习行沙门。
“彼云何名誓愿沙门?于是,或有比丘威仪、戒律、出入、进止、行步、容貌、视瞻、举动,皆悉如法,尽有漏,成无漏,于现法中身得证而自游化:生死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更不复受有,如实知之。是谓名誓愿沙门。是谓,比丘,二种沙门。”
尔时,阿难白世尊言:“彼云何名为沙门法行?婆罗门法行?”
佛告阿难:“于是,比丘饮食知足,昼夜经行,不失时节,行诸道品。
“云何比丘诸根寂静?于是,比丘若眼见色,不起想著,兴诸乱念,于中眼根而得清净,除诸恶念,不念不善之法;若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知味、身知细滑、意知法,不起想著,兴诸乱念,于意根而得清净。如是,比丘根得清净。
“云何比丘饮食知足?于是,比丘量腹而食,不求肥白,但欲使此身趣存而已,除去故痛,新者不生,得修梵行。犹如男女身生疮痍,随时以膏涂疮,常欲使疮愈故;今此比丘亦复如是,量腹而食。所以以膏膏车者,欲致远故;比丘量腹而食者,欲趣存命故也。如是,比丘饮食知足。
“云何比丘恒知景寤?于是,比丘初夜、后夜恒知景寤,思惟三十七道品之法。若昼日经行,除去恶念诸结之想;复于初夜、后夜经行,除去恶结不善之想;复于中夜右胁著地,以脚相累,唯向明之想;复于后夜,出入经行,除去不善之念。如是,比丘知时景寤。如是,阿难,此是沙门要行。
“彼云何名婆罗门要行?于是,比丘苦谛如实知之,苦集、苦尽、苦出要如实而知之,后以解此欲漏心、有漏心、无明漏心而得解脱;已得解脱,便得解脱智:生死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更不复受胎,如实知之。此名为婆罗门要行之法。阿难当知:此名为要行之义也。”
尔时,世尊便说此偈:
“沙门名息心,诸恶永已尽,
梵志名清净,除去诸乱想。
“是故,阿难,沙门法行、婆罗门法行,当念修行。其有众生行此诸法,然后乃称为沙门。复以何故名为沙门?诸结永息故名为沙门。复以何故名为婆罗门?尽除愚惑之法故名为梵志。亦名为刹利。复以何故名刹利?以其断淫、怒、痴故名为刹利。亦名为沐浴。以何故名为沐浴?以其洗二十一结故名为沐浴。亦名为觉。以何故名为觉?以其觉了愚法、慧法故名为觉。亦名为彼岸。以何等故名为彼岸?以其从此岸至彼岸故名为彼岸。阿难,能行此法者,然后乃名为沙门、婆罗门。此是其义,当念奉行!”
尔时,阿难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闻如是:一时,佛在释翅迦毗罗越尼拘留园中,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。
尔时,提婆达兜王子往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在一面坐。是时,提婆达兜白佛言:“唯然,世尊,听我道次得作沙门。”
佛告提婆达兜:“汝宜在家分檀惠施。夫为沙门,实为不易。”
是时,提婆达兜复再三白佛言:“唯然,世尊,听在末行。”
佛复告曰:“汝宜在家,不宜出家修沙门行。”
尔时,提婆达兜便生此念:“此沙门怀嫉妒心。我今宜自剃头,善修梵行。何用是沙门为?”是时,提婆达兜即自退归,自剃须发,著袈裟,自称言:“我是释种子。”
尔时,有一比丘名修罗陀,头陀行乞食,著补衲衣,五通清彻。是时,提婆达兜往至彼比丘所,头面礼足,前言:“惟愿尊者当与我说教,使长夜而获安隐!”
是时,修罗陀比丘即与说威仪礼节,思惟此法,舍此就彼。是时,提婆达兜如彼比丘教而不漏失。
是时,提婆达兜比丘言:“惟愿尊者当与我说神足道,我能堪任修行此道!”
尔时,比丘复与说神足之道:“汝今当学心意轻重;已知心意轻重,复当分别四大:地、水、火、风之轻重;已得知四大轻重,便当修行自在三昧;已行自在三昧,复当修勇猛三昧;已行勇猛三昧,复当修行心意三昧;已行心意三昧,复当行自戒三昧;已修行自戒三昧,如是不久便当成神足道。”
尔时,提婆达兜受师教已,自知心意轻重,复知四大轻重,尽修诸三昧,无所漏失,尔时不久便成神足之道,如是无数方便作变无量。尔时,提婆达兜名声流布四远。
是时,提婆达兜以神足力,乃至三十三天,采取种种优钵莲华、拘牟头华,奉上阿阇世太子,又告之曰:“此华是三十三天所出,释提桓因遣来奉上太子。”
尔时,王太子见提婆达兜神足如是,便随时供养,给其所须。太子复作是念:“提婆达兜神足极为难及。”时,提婆达兜复自隐形,作小儿身,在王太子膝上。时,诸婇女各作斯念:“此是何人?为是鬼耶?为是天耶?”语言未竟,便复化身,还复如故。是时,王太子及诸宫人皆称言:“此是提婆达兜。”即给与所须。又传此言:“提婆达兜名德不可具记。”
尔时,众多比丘闻已,往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白佛言:“提婆达兜者极大神足,能得衣裳、饮食、床卧具、病瘦医药。”
佛告比丘:“汝等勿兴此意,著提婆达兜利养,又莫钦羡彼神足之力。彼人即当以此神足,堕坠三恶道。提婆达兜所获利养及其神足,当复耗尽。所以然者?提婆达兜自当造身、口、意行。”
尔时,复兴此念:“沙门瞿昙有神足,我亦有神足;沙门瞿昙有所知,我亦有所知;沙门瞿昙姓贵,我亦姓贵;若沙门瞿昙现一神足,我当现二;沙门现二,我当现四;彼四我八;彼八我十六;彼十六我三十二;随其沙门所现变化,我当转倍。”尔时,众多比丘闻提婆达兜有此语,五百余比丘至提婆达兜所,及五百比丘受太子供养。
时,舍利弗、目揵连自相谓言:“我等共到提婆达兜所,听彼说法为何论说?”即共相将至提婆达兜所。
尔时,提婆达兜遥见舍利弗、目揵连来,即告诸比丘:“此二人是悉达弟子。”甚怀欢悦;到已,共相问讯,在一面坐。
尔时,诸比丘各兴此念:“释迦文佛弟子,今尽来向提婆达兜。”尔时,提婆达兜语舍利弗言:“汝今堪任与诸比丘说法乎?吾欲小息,又患脊痛。”
是时,提婆达兜以脚相累右胁卧,以其欢喜心故便睡眠。尔时,舍利弗、目揵连见提婆达兜眠,即以神足接诸比丘,飞在空中而去。
是时,提婆达兜觉寤,不见诸比丘,极怀瞋恚,并吐斯言:“吾若不报怨者,终不名为提婆达兜也!”此是提婆达兜最初犯五逆恶。提婆达兜适生此念,即时失神足。
尔时,众多比丘白世尊言:“提婆达兜比丘极有神足,乃能坏圣众。”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提婆达兜不但今坏圣众,乃过去世时恒坏圣众。所以然者?乃往过去时亦坏圣众,复兴恶念:‘我要取沙门瞿昙杀之,于三界作佛,独尊无侣。’”
是时,提婆达兜语阿阇世王:“古昔诸人寿命极长,如今遂短。使王太子一旦命终者,则唐生于世间。何不取父王害之,绍圣王位?我当取如来害之,当得作佛。新王、新佛,不亦快哉!”
尔时,阿阇世王即便差守门人,取父王闭在牢狱,自立为王,治化人民。时,诸群庶各相谓言:“此子未生则是怨家之子,因以为名阿阇世王。”
尔时,提婆达兜见阿阇世王检父王已,复兴此念:“吾要当取沙门瞿昙害之。”尔时,世尊在耆阇崛山一小山侧。尔时,提婆达兜到耆阇崛山,手擎大石长三十肘,广十五肘而掷世尊。是时,山神金毗罗鬼恒住彼山,见提婆达兜抱石打佛,即时伸手接著余处。
尔时,石碎一小片石,著如来足,即时出血。尔时,世尊见已,语提婆达兜曰:“汝今复兴意欲害如来,此是第二五逆之罪。”
尔时,提婆达兜复自思惟:“我今竟不得害此沙门瞿昙,当更求方便。”舍而去。至阿阇世王所,启白王曰:“可饮黑象使醉,使害沙门。所以然者?此象凶暴,必能害此沙门瞿昙。若当沙门有一切智者,明日必不来入城乞食;若无一切智者,明日入城乞食,必当为此恶象所害也。”
尔时,阿阇世王即以醇酒饮象使醉,告令国中人民曰:“其欲自安惜己命者,明日勿复城中行来。”
尔时,世尊到时,著衣持钵,入罗阅城乞食。国中男女大小四部之众闻阿阇世王以酒饮象,欲害如来,皆共相将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白佛言:“惟愿世尊莫入罗阅城乞食!何以故?王阿阇世饮象使醉,欲害如来。”
佛告诸优婆塞:“夫等正觉终不为他人所害也。”
- 相关文章推荐
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