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忠居士博客

佛法知识分享│在线学佛念佛网

曹操为什么推荐袁绍担任讨伐董卓义军的盟主?
人生智慧 2020-10-01 06:09:38 333 0

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回中,说陈宫弃曹操而去,曹操连忙赶回陈留,跟父亲说要散尽家财招募义兵讨伐董卓。父亲告诉他找卫弘帮忙,于是在卫弘的帮助下,他开始召集兵马,招了很多人马。袁绍得知曹操在招兵买马,就带着三万军士来跟他会盟。曹操于是向各地发“檄文”,檄文,说白了就好比“大字报”,一种声讨文章。

曹操发了檄文后,各州郡纷纷响应,有十七镇人马齐聚,加上曹操,总共十八路军马。声势浩大,“各自安营下寨,连接二百余里”。曹操于是杀马宰牛,款待大家,一同商议讨伐董卓的事宜。

于是太守王匡说,现在既然大家都是秉着大义来到这里,就必须选出一个盟主,大家都听他的,然后再进兵。曹操就说:“袁本初四世三公,门多故吏,汉朝名相之裔,可为盟主。”意思是说,袁绍家族世代官居高位,门下有很多当官的人,他又是汉朝有名的丞相的子孙,可以当盟主。(袁绍的爷爷袁汤官居太尉,太尉,是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,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,执掌天下军政事务)

曹操这么说,结果袁绍再三推辞,大家都说袁绍可以做盟主,袁绍才答应。
曹操为什么推荐袁绍担任讨伐董卓义军的盟主?
那么,我们很多人就不太理解了,曹操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吗?既然是他“散尽家财”又找来卫弘出钱举事,凭什么让袁绍来当盟主呢?不该是他自己当盟主吗?

对此,我圣忠居士博客认为有以下几个点:

1、不能自荐

曹操作为东道主,他必须要说话,但他不能“毛遂自荐”,自荐显得不嫌虚,很骄傲。曹操离开董卓时也不过是一个骁骑校尉,骁骑校尉领兵不过七八百人而已,他当盟主,大家肯定不服。这说明曹操是有自知之明的。

2、官居高位

我们看加上曹操总共18路义军人马,其中在中央当过官的是曹操和袁绍,而曹操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骁骑校尉,领军就七八百人。而袁绍则是中军校尉,这是一个很高的官职。而至于其他人,全都是地方官,自古以来,在中国就是中央官的威信高于地方官。

3、袁绍和董卓合不来

听说曹操在招兵买马,袁绍第一个就跑过来与他结盟,说明袁绍早就想起兵讨伐董卓了,只是担心自己孤掌难鸣不敢起兵。根据《三国演义》的描写,当时袁绍和董卓吵架并大打出手,曹操肯定是亲眼目睹的。

这意思就是说,既然是讨伐董卓,而董卓在中央握有重权,万一兵败怎么办?万一董卓派人像收买吕布一样收买了盟主怎么办?而袁绍向来看不惯董卓的作风,如此一来,董卓很难收买袁绍,所以,选袁绍没错。

4、袁绍家族实力雄厚

不管是古代,还是现代,要打仗,实力永远是第一位。袁绍家族各种人多就不说了,家大业大。打仗是要花钱的,曹操肯定没那么多钱,之前招兵买马就已经散尽家财了,哪还有钱用来打仗。而袁绍家族有钱有势,正好可以出资讨伐董卓。

5、袁绍野心勃勃

曹操和袁绍是发小,他对袁绍的脾气性格肯定十分了解。根据《三国演义》所说,两人又同在宫中共事,袁绍的很多所作所为,曹操当然是心知肚明的,如此,袁绍是个什么样的人,曹操一清二楚。当时,何进召集大家商议除掉十常侍的时候,袁绍说要把宦官不论大小包括家属统统杀光,以绝后患。而后来,袁绍又假传何进的旨意大肆逮捕宦官家属。

袁绍敢假传大将军旨意,不仅如此,在何进被杀后,宫中大乱,袁绍没有第一时间去保护小皇帝,反而带领人马对宦官大杀特杀。这说明,在他眼里根本没有小皇帝,说明他自己很想当皇帝。

说到袁绍的野心,我们看《三国演义》中有一个词非常形象。出任盟主的那天,袁绍“慨然而上”,意思是,毫不谦逊地大步走上高台。

6、顺水人情

我们看《三国演义》中说,王匡刚说完要推举盟主,曹操马上推举袁绍。这样一来,袁绍内心十分得意,也对曹操更有好感。如此一来,袁绍当了盟主,他曹操还能没好处?

7、出头的椽子先烂

董卓当下兵多势大,又有吕布等猛将在身边,义军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,万一董卓发重兵来杀,肯定首先抓盟主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而盟主只不过是面子上有光,又没有实在的好处,不当也罢。


总之,曹操推举袁绍当义军的盟主,是非常明智的选择,也充分体现了曹操有先见之明,才智过人。
布施行善,功德无量,行善之人,福虽不至,祸已远离行善布施功德榜_财布施功德榜_善行功德记录
本文地址:
http://www.candra.cn/zhihui/924.html
版权说明:
转载请注明出处!
评论留言

姓名 (请填写姓名或昵称)

性别 (请填写“善男”或”信女“)

功德 (请填写真实捐功德金额,不愿捐填“0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