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都听过这句话“成大事者不可有妇人之仁”,那么,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
这句话的重点在“妇人之仁”,什么是“妇人之仁”?
“妇人之仁”指的是妇女的软心肠,优柔寡断,不识大体。
因此,“成大事者不可有妇人之仁”说的是想要成就大业就不能有妇人一样的心肠。
举个例子:
《三国演义》中因妇人之仁误事的案例如“吴国太见刘备”。吴国太见刘备和当年刘邦见项羽上演的鸿门宴惊人的相似,当然,我们说,吴国太死要面子,不想让自己的
女儿成名誉受损,这也就罢了。小说中吕范对刘备说孙尚香“身虽女子,志胜男儿。”
对于这样的评价,再联系孙尚香的所作所为,我觉得十分可笑,她也配称得上“巾帼英雄”?简直让人笑掉大牙。(当然,历史上真实的孙夫人可不一般,并非像小说中这样跟个普通
女人没什么区别。)
孙尚香作为孙权的表妹,如果孙尚香真的“志胜男儿”,那么她就应该牺牲自己的“小利”而报效
国家谋取“大利”。可她并没有这么做,反而像个小女人一样。
具体行为如下:
刘备住在江东,在孙尚香的陪伴下乐不思蜀,赵云按照诸葛亮的计策去劝他回荆州,孙尚香于是和刘备一并去见自己的母亲。吴国太也是一个
愚蠢的妇人,因此,刘备顺利离开东吴。而孙尚香竟然只是带了些细软,可能连个丫鬟都没带走,跟着刘备走了。
孙权得知刘备离开的消息,派人去追,结果张昭说:“这两个人一定不能追回来,既然孙尚香心甘情愿跟着刘备走,则心已经向着刘备,她是郡主,去追的二人怎么敢拿她?”于是,孙权拔出佩剑,让蒋钦周泰来追,直言“取吾妹并刘备头来”。
而这边周瑜也提前做了防备,派出两员将领拦截,于是刘备跪下向孙尚香哭诉,孙尚香便利用自己郡主的身份喝退拦截的兵将。而孙权派出的两员将领追来时,孙尚香竟然让刘备先走,她和赵云一起迎战。
……
就这样一个女人,居然说她“志胜男儿”,真是贻笑大方。在这里,孙尚香和吴国太都是徒有妇人之仁的女人,注定成不了大事。周瑜的计策是非常好的,但他错就错在选错了人,他不该选择孙尚香这样一个妇人之心十足的女人。
老话说:“老子英雄儿好汉”,在孙尚香身上却一点也看不出来,孙尚香和孙权的父亲都是孙坚,孙坚那是何等的勇猛,结果有这样的女儿,也是让人笑掉大牙。
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,有什么样的母亲,就有什么样的女儿,至此我终于明白,为什么
曹操那么
喜欢别人的老婆。其实,原因很简单,挑选女人这是一件十分伤脑筋的事情,与其自己去挑选,不如直接“吃现成”的。那些大将军或者诸侯的妻子,那肯定都是百里挑一,贤良淑德的女人,不得不说曹操这一做法十分高明。
因此,我们看到,周瑜定下如此良策,
不是被忠厚老实的鲁肃破坏,就是被妇人之仁的吴国太母女破坏,在这样的情况下,东吴怎么可能对付得了刘备?
李宗吾先生评价孙权,脸皮不够厚,心也不够狠。我认为李宗吾先生的评价很贴切,作为一国之君,想要成霸业的君主,就完全不该有妇人之仁,应该像曹操一样,“挡我者死”。既然吴国太对自己的事业有碍,直接把她杀了不行吗?一个老女人而已。
退一步讲,不杀吴国太也行,把吴国太软禁起来不行吗?再退一步讲,直接把刘备和孙尚香软禁起来不行吗?
所以,因为孙权脸皮不够厚,心又不够狠,怎么可能成就霸业?而曹操就不一样,心够狠,为了报父仇,不惜一路屠杀平民百姓泄愤。再说刘备,脸皮够厚,明明为了一己私利,却说成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,恐怕再找不出比他更不要脸的人了。
再举一个例子:
《神探狄仁杰2》中的如燕,如燕原名苏显儿,是蛇灵“六灵”之六,假扮狄仁杰的侄女如燕接近狄仁杰,伺机行事。
结果苏显儿爱上了李元芳,于是在突厥石国反水。当然,我们相信仅凭肖清芳的手下是杀不了李元芳的,但是,那只是电影中的剧情,如果放在现实,狄仁杰和李元芳绝不会那么幸运,早就身首异处了。
蛇灵土崩瓦解,一方面是狄仁杰太过厉害,另一方面也是蛇灵中人俱有妇人之仁,愚蠢至极。做事情优柔寡断,又不顾全大局,还
感情用事。肖清芳虽然掌握了蛇灵的大权,但是,如果狄仁杰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肖清芳势力灭了,于袁天罡来说,真实没有多大好处,袁天罡要的则是狄仁杰和肖清芳两败俱伤。因此,这算得上是袁天罡考虑不周,或者骄傲自负。
如果单看电影中的剧情,就显得假的不行,而妇人之仁行为十足。否则的话,如果处心积虑杀一个人,别说一个李元芳,就是十个李元芳也保不住狄仁杰。
由此可见,成大事的人一定不会有妇人之仁。想要成大事,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以大局为重,不管自己受了什么都是小事,而大局才是大事。就好比下象棋,最终目的是将死对方,那么,大局就是将死对方,而其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小事,车马炮等都是小事,为了保全大局,丢车也在所不惜。正所谓“丢车保帅”。
这才是大丈夫所为,而妇人之仁则是顾全自己的小利,并感情用事,而弃大局于不顾。比如,邱少云就是一个顾全大局的典型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