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来,大家都一致认为烛光能装满屋子,这句话传来传去,结果大家便信以为真,没有人去
质疑这句话的正确性。这就好比,曾经科学家认为蜜蜂是靠着翅膀振动发声的,结果,这个结论被一位小学女生推翻,这在当年是震惊中外的事情。这位女生叫聂利,就是她发现了蜜蜂发声的真相。
现如今,包括电影电视,各种文献报刊,一致认为,烛光能装满整个屋子。对此,笔者抱着
怀疑的态度进行了实验,结果发现,这简直就是一句谬论。这句话骗了我们大家所有人,其实,烛光是没办法装满整个屋子的。
笔者在自己的卧室里点燃了蜡烛,结果,笔者发现,床底和桌下是没办法照到光的。随后,笔者将蜡烛放到一间空无一物的房间里的地上,结果惊奇地发现,虽然烛光能“几乎装满整个屋子”,唯独有一个小小的地方,它装不满,这就是它的脚下。
笔者在实验时使用的是新的蜡烛,那么,在这里,有人就说了,蜡烛之所以有黑暗,是因为蜡烛的烛火被蜡油遮挡,那么我们换一根更细更小的蜡烛,发现,依然有黑暗的区域。
那我们可以预见,蜡烛越短,脚下的黑暗越小。如此推理,则在蜡烛即将燃尽的那一刻,蜡烛脚下的黑暗才会趋于无限小。换言之,在蜡烛即将熄灭的那一刻,整个屋子才能全部装满烛光。
所以,烛光能装满屋子是有前提条件的,那是在它即将熄灭的那一刻,而
不是像某个影视剧中以及笑话中讲的那样,花一块钱买一支蜡烛来点燃,立马就能装满整个屋子,这是不恰当的。因为,蜡烛的脚下是它没办法装满的。
从烛光装满屋子这个生活中的真实事例,我们得到很深刻的启示,
善良的人他能温暖千万人的心,却温暖不了自己的心;他能给别人带去无限的快乐,唯独无法给自己带来快乐。而只有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刻,他才能将这种温暖、快乐带给自己。
这是因为,在这个世界上,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,不是搜有人都是善良的,总有恶人存在。你要想对恶人一并善良,那就必须对恶人包容、原谅,甘愿被他伤害。
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,说的是观音菩萨感化牛的故事。
一开始,牛不是吃草的,牛是吃肉的,是食肉动物。
这天,观音菩萨遇到一头牛,牛便向他冲过来,可观音菩萨不躲不闪,任他伤害自己。观音菩萨的行为感动了牛,牛从此不再吃肉,改吃草了。
虽然这只是传说故事,现实可能没这么美好,也不建议大家去“博爱”。万一看了这个故事,有人想按照这种方式去感化老虎、狮子、鳄鱼,那就悲哀了。在此提醒大家,这只是传说故事,切不可当作科学实验看待。
从观音菩萨感化牛的故事,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:
当我们去包容
坏人,原谅恶人时,我们是要付出代价的,是要受到伤害的。
回到蜡烛的烛光装满整个屋子来看,烛光能照亮整个屋子,却无法照亮自己的脚下。只有在它即将熄灭的那一刻,它才能照亮自己。
所以,当你决定要做一位好人,用自己的善行感动教化他人时,你就要做好被伤害的准备。你不能要求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人,如果你只想着去感化善良的人,你的善行本身没有任何意义,因为,善良的人何须你去感化?
就比如公交上让座,当你决定让座的时候,就要做好受伤的准备,可能对方不会说一句“谢谢”,可能对方会觉得理所当然,甚至可能对方还会变本加厉!
这些我们都应该要提前预见,并做好
心理准备,假如,对方出现这样的情形,我们自己能不能接受,如果不能接受,那就不要让座了。
比如,前段时间“高铁让座反被打”事件,让座的女子让座后希望对方说一句谢谢,结果,对方没有说,于是才会有接下来一系列的矛盾。
那么,在我看来,这位让座的女子,其实一开始就应该考虑,假如我让了座,对方摆出一副理所当然,我能不能接受,如果不能接受,那就不要让座。
这一点,大家一定要想清楚。
在我们身边,不乏这样的人,他们让座,做好事,为的就是得到对方的夸赞,就是为了得到众人的夸赞。其实,当我们抱着这样的,目的去做好事的时候,我们发现,事情总是不如人意。
对于我而言,在昆明的时候,我也经常坐公交车,我在坐公交车的时候,我宁愿站着也不坐着。原因就是我承认,我接受不了让座后对方理所当然地坐下,与其事发后弄得自己心理非常不爽,倒不如不坐,直接站着。除非自己很累,不然我是不会坐的,即使有空位。
我说这个的意思是,不是为了别人,而是为了你自己,为了自己有一个好心情,干嘛要和这些不相干的人弄得面红耳赤,不愉快,搞得自己整天都非常郁闷,不值当的。
总之,蜡烛的烛光在旺盛燃烧的时候是不可能装满整个屋子的,而当它生命消逝的那一刻,他将终于能照亮自己的脚下。而我们行善也是一样的,我们对别人善良,我们自己就注定要受到伤害,如果我们不能接受这种伤害,那就不要对别人善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