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“忍一时风平浪静”?
2019-5-5 人生智慧
“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这句话,谁都不陌生,意思也很好理解,根据字面就能理解透彻。这里我并不是要告诉大家“忍”和“退”,相反,我想说的是“不能忍,不能退”!
佛家思想是具有大智慧的思想,这种大智慧不是一般人能明白的,一般人的智慧只能算小乘,甚至小乘都算不上,而佛家的智慧是大乘智慧。
这里我要说的是佛家思想,佛家的大智慧。
很多修佛之人都误解佛法了,譬如八戒,佛说要修掉嗔恨心、贪婪心等等,很多人在修行时就一味的选择忍让,认为忍让就是修掉这些坏的心的法门,其实大错特错。忍让只会让你内心的恶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,一直潜藏在你心里,并未消除。
正所谓“忍,一时风平浪静”,忍让只能博得一时的风平浪静。比如,老舍笔下的《茶馆》中的主人翁王利发,他是一个典型的“忍者”,无论社会对他如何不公,他都选择忍,可是,我们发现,他的忍只是一时的风平浪静。那些个坏人,尤其是吴祥子和宋恩子,更是总对他变本加厉。
其实,忍不是佛家大智慧所在,修佛不是忍,这一点一定要明白。我还是举那个例子,一个被恶人活活烧死的大师,在熊熊大火中并没有任何挣扎,脸上没有任何痛苦。一个被鞭打得皮开肉绽的革命战士,没有任何挣扎,紧咬着牙,面不改色。
他们两者的内心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,大师是已经看空了一切,无欲无求,没有痛苦,臭皮囊的灼烧并不会给他带来痛苦。而革命战士,他并不是不痛苦,而是在忍,他用他异于常人的意志在坚持。这就是区别,佛家的大智慧就高在这里,这里并不是所成佛的人修得了护体仙法之类的东西,故而不会感到痛苦,而是他们已经把这些东西都看空了,已经“五蕴皆空”。
在我毕业后,我姐开始痴迷于修行,并一度选择了出家。但从我姐的思想来看,她对佛法的理解就只限于皮毛,她认为善良就是佛的一切。不仅如此,她的行善也是带有一定的目的,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不认同她的看法。
我记得那时候我还在昆明上班,我姐来昆明,在街上看到一个要钱的,我姐塞给我一块钱,让我给那要钱的,我坚决不干。理由是,这是她的心,不是我的心,我并没有想要行善的心,我只是替她完成行善的行为。我认为,行善要从心出发,只有我们自己内心认为给别人一块钱,帮助了别人,解决了别人的困难,我们感到快乐,如此,才是真正的善行。而非可怜他,这个世界上,谁都没有自己可怜,自己是最可怜的。如果我们抱着可怜别人的心态去行善,这就是伪善,并不是真善。
回到本文,忍,并不是修习佛法的正确法门,相反,忍只是一种错误的“捷径”。很多人做事总嫌麻烦,喜欢走捷径,结果,偷鸡不成蚀把米。有心成佛,就要一步一个脚印,踏踏实实来做,如果偷工减料能铸就成佛之路,那就不至于修佛者千千万,成佛者却寥寥无几。
在儒家思想中,有句话叫“大丈夫能屈能伸”,这里的“屈”正好对应了“忍”,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“屈”乃是为了更好的“伸”,而不是一味的屈到底。但佛法中并不是让你一时不要作为,而是要你永远不要作为,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那么,遇事不忍,我们能怎么办?
其实,佛家思想说的很清楚,我们要把心灵之外的一切当作一面镜子,时刻提醒自己该如何做!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行善,我们就要问自己,我是否和“镜中人”一样善良;见到恶人行恶,我们就要问自己,我是否和“镜中人”一样行恶事。这样时刻自查自纠,才是修行的正确方法,而不是忍,修佛靠忍就大错特错了,那就不是修佛了。
所以,从今往后,不要再忍了,而是要正确修行,正确运用佛家的大智慧,让自己充满智慧。
- 相关文章推荐
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