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是什么意思?
2019-7-24 人生智慧
我们知道这句话出自《道德经》,《道德经》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精华。在我国,历史悠久,学派众多,而最有影响力,对后人影响最深远的有三家,分别是:儒家、道家和佛家。这三家的思想精华,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研读。
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,这句话其实和佛家有一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这句话就是:一切众生皆平等。
这样一说,大家就大概理解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的意思了。我们详细拆解一下这句话。
“天地”也就是上天和大地;“不仁”,没有仁义;“刍狗”,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,“万物”,天地间万事万物。
这句话的意思就是:天地孕育了世间万物,却不是因为天地有仁义,相反,在天地眼中,万事万物都和那祭祀用的草狗一样。
我们注意理解这个“刍狗”,刍狗是祭祀用的,用草扎成的狗。草狗的用处就是祭祀,祭祀完了就扔掉或者烧掉了。放在这句话中来说,就是告诉我们,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在“用完后”丢弃的。没有哪一个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,人是这样,动物也是这样,草木还是这样。换句话说,天地对待人和对待其他事物是一样的,没有偏爱,也没有仇视。这样理解,是不是和佛家的“众生平等”不谋而合了?
我们在理解时,可能很多人会从字面来理解,就理解为:
天地不仁义,以世间万物为草狗。(有草菅人命,不重视的味道。)
其实,这种理解是错误的。真正的意思其实就是众生平等,天地不会疼惜任何一个事物,也不会有意仇视某个事物。
道家讲求的是“道”,“道”是说一种规律,世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。《道德经》也不是讲“道德”的,而是讲宇宙间的自然规律,这些规律是值得我们学习了解的。
以上这句话的原句则是: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,在天地面前,万事万物都是被平等的对待的;在圣人面前,百姓都是被同等对待的。
其实,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,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不可或缺的!无论没了谁,地球依旧会绕着太阳公转,也会24小时永不停歇的自转。
我用这个道理,告诉那些总是想着轻生的人。这个世界,缺了谁都没有任何影响,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,谁都不是为谁而活,人活着是为了自己,就像树木结果,不是为了给动物吃的,而是为了传宗接代,子孙遍地。
佛家和这句话遥相呼应的话是:众生平等。佛家思想认为,人、动物、草木是一样的,都有生命,都有灵魂,来到这个世界上,都有一个唯一的目标就是修得正果,入西方极乐世界。而人死后投胎,可能继续做人,也可能做动物,还有可能做植物。同样的,动物死后投胎也可能做人,或者继续做动物,当然也可能做植物。当然,植物也是一样的。
席慕蓉的《我是一棵树》,就是运用了佛家的这一思想。有了佛家思想积淀,就不会像我是一块石头那样突兀。
道家创始人是老子,佛家创始人是释迦牟尼,他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。道家讲求人要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的规律,佛家讲求人要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。不管是哪一家,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让人活的自由自在。如此,他们的很多东西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现在,很多影视剧,小说作品都喜欢把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这句话用进去,但很多都改变了原来的意思。有些还给它赋予了新的意思,我们在理解时一定要注意。如果在一些网络小说中遇到,一定要慎重理解,可能作者想要说的意思和这句话原意有些出入。
总结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这句话其实是说,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,天地不会对其中任何一种事物更仁义,都是一视同仁的。道家的这句话和佛家的“众生平等”有异曲同工之妙,说都是一个意思。
- 相关文章推荐
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