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谅别人,也是原谅自己
2017-7-18 修行心得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可能不知道怎样去宽恕别人,或者说对于很多人来说,别人根本不值得宽恕,不能宽恕。学佛以后,我们就知道,其实,宽恕他人,就是宽恕自己。你不宽恕别人,其实就是和自己过不去,因为你内心深处的生气、怨恨,都是对自己的不原谅,伤害的只有你自己。
所以,我们说,宽恕别人,也是宽恕自己;放过别人,也是放过自己。
在这个世界上,圣人不多,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,圣人就那么几个。连圣人都会犯错,更何况是普通人呢?不要害怕犯错,错了改正就好。当别人犯错了,选择宽恕别人,给人一个机会,也是给自己机会。冤家宜解不宜结,冤冤相报何时了。
凡事总要想着化干戈为玉帛,而不应该小事化大,大事化灾难。
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上卿,在渑池之会上一举成名。公元前279年,秦国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,为免除后顾之忧,主动与赵国交好,约赵国的惠文王会于渑池(今河南省渑池县)。
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,约赵王在渑池会谈。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。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。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,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,据理力争,使秦王不得不击缶。后来,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,他寸步不让,说用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,使秦王毫无所得。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,史称“渑池之会”。
渑池之会过后,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显著提升,比大将军廉颇还要高,这引起廉颇的强烈不满。廉颇觉得自己带领众将士在前线为赵国拼命,自己对赵国的贡献非常大,自己理所应当做这个大将军。而他蔺相如仅仅凭借一张嘴,就坐到了比自己还高的位置上,这非常不公平。于是,廉颇不仅瞧不起蔺相如,还总想和蔺相如挑事,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。
蔺相如得知后,尽量回避、容让,不与廉颇发生冲突。有一次,蔺相如和门客赶着车出去,正好遇到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,蔺相如赶紧让车夫将车拐到另一条道上。于是,人们都笑话蔺相如胆小鬼,蔺相如的门客听到这些嘲笑,心里非常不满,对蔺相如发起牢骚,认为他畏惧廉颇,然而蔺相如却说:“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,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。我对廉将军容忍、退让,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,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!”
这话很快传入廉颇的耳朵里,于是就有了廉颇“负荆请罪”的故事。
宽恕别人,并不代表我们自己很弱,而是一种智慧,是一种聪明的表现。一个懂得宽恕别人的人,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,人们永远喜欢心胸宽广的人,而不是心胸狭窄的人。
当然,在现实中,宽恕一个人其实很难,难就难在人性的丑恶之上。比如,你被一个人伤害了,你跟他说,我准备宽恕你了,我原谅你了。他一定会冷冷地告诉你,我用不着你宽恕,我也没什么可以让你宽恕的,你还是宽恕你自己吧!
就是这样,我们人都是这样,无论出现什么问题,总是先去找别人的错误,而不会找自己的错误。纵然意识到自己错了,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承认错误。
如此,你告诉他,我宽恕你了,这就告诉他,他错了,他犯了错。他一定会据理力争,证明他没错。这是人性,我们必须了解。因为有这样的人性,我们在选择宽恕别人时,就要想到这一层,真正从心底去宽恕他,而不是从嘴上去宽恕他。
所谓从心底去宽恕他,就是,打心底原谅他所做的一切,纵然他死不承认,也无所谓,反正,宽恕他只是为了你自己好,而不是为他好。这样想,你就能找到理由去宽恕他人,原谅他人犯过的错。
其实,很多疾病都来自不能宽恕别人,不宽恕别人就是和自己过不去,心里积怨深了就会生出各种病。如果你希望你少生病,或者生的病快快好起来,那么,面对不快和郁闷时,应该快快找出,在你的心里究竟有哪一个人令你痛恨?当你找出后,你便应该宽恕他,原谅他,告诉自己:我是在宽恕我自己,我是为自己好!
如果你很难宽恕一个人,恰恰证明这个人其实是你最需要去宽恕的。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是不可以宽恕的,只要你真心肯宽恕、真的准备宽恕一个人。这就好比做一件事情,当你下定决心去做的时候,很容易做成,或者说无论多么困难,你都能做成。
这就是看你是否真的下定决心去做。
当你对某个人的伤害很烦恼时,请下定决心去宽恕他,放过自己。
与宽恕别人同样重要的一件事是──我们应该爱护自己。人生在世,没有人比自己更亲更好,当你处在困境时,只有自己能让自己脱离苦海。因此,学会爱自己,爱自己的一切。当自己不快乐时,学会丢掉一些东西,主动寻找快乐,而不是被动坐等快乐上门。
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,在她生命中就没有放不下的东西,学会爱自己,懂得放下,我们的人生才会更美好。所以,学会宽恕别人,学会宽恕自己,做回快乐的自己。
所以,我们说,宽恕别人,也是宽恕自己;放过别人,也是放过自己。
在这个世界上,圣人不多,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,圣人就那么几个。连圣人都会犯错,更何况是普通人呢?不要害怕犯错,错了改正就好。当别人犯错了,选择宽恕别人,给人一个机会,也是给自己机会。冤家宜解不宜结,冤冤相报何时了。
凡事总要想着化干戈为玉帛,而不应该小事化大,大事化灾难。
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上卿,在渑池之会上一举成名。公元前279年,秦国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,为免除后顾之忧,主动与赵国交好,约赵国的惠文王会于渑池(今河南省渑池县)。
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,约赵王在渑池会谈。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。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。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,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,据理力争,使秦王不得不击缶。后来,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,他寸步不让,说用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,使秦王毫无所得。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,史称“渑池之会”。
渑池之会过后,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显著提升,比大将军廉颇还要高,这引起廉颇的强烈不满。廉颇觉得自己带领众将士在前线为赵国拼命,自己对赵国的贡献非常大,自己理所应当做这个大将军。而他蔺相如仅仅凭借一张嘴,就坐到了比自己还高的位置上,这非常不公平。于是,廉颇不仅瞧不起蔺相如,还总想和蔺相如挑事,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。
蔺相如得知后,尽量回避、容让,不与廉颇发生冲突。有一次,蔺相如和门客赶着车出去,正好遇到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,蔺相如赶紧让车夫将车拐到另一条道上。于是,人们都笑话蔺相如胆小鬼,蔺相如的门客听到这些嘲笑,心里非常不满,对蔺相如发起牢骚,认为他畏惧廉颇,然而蔺相如却说:“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,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。我对廉将军容忍、退让,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,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!”
这话很快传入廉颇的耳朵里,于是就有了廉颇“负荆请罪”的故事。
宽恕别人,并不代表我们自己很弱,而是一种智慧,是一种聪明的表现。一个懂得宽恕别人的人,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,人们永远喜欢心胸宽广的人,而不是心胸狭窄的人。
当然,在现实中,宽恕一个人其实很难,难就难在人性的丑恶之上。比如,你被一个人伤害了,你跟他说,我准备宽恕你了,我原谅你了。他一定会冷冷地告诉你,我用不着你宽恕,我也没什么可以让你宽恕的,你还是宽恕你自己吧!
就是这样,我们人都是这样,无论出现什么问题,总是先去找别人的错误,而不会找自己的错误。纵然意识到自己错了,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承认错误。
如此,你告诉他,我宽恕你了,这就告诉他,他错了,他犯了错。他一定会据理力争,证明他没错。这是人性,我们必须了解。因为有这样的人性,我们在选择宽恕别人时,就要想到这一层,真正从心底去宽恕他,而不是从嘴上去宽恕他。
所谓从心底去宽恕他,就是,打心底原谅他所做的一切,纵然他死不承认,也无所谓,反正,宽恕他只是为了你自己好,而不是为他好。这样想,你就能找到理由去宽恕他人,原谅他人犯过的错。
其实,很多疾病都来自不能宽恕别人,不宽恕别人就是和自己过不去,心里积怨深了就会生出各种病。如果你希望你少生病,或者生的病快快好起来,那么,面对不快和郁闷时,应该快快找出,在你的心里究竟有哪一个人令你痛恨?当你找出后,你便应该宽恕他,原谅他,告诉自己:我是在宽恕我自己,我是为自己好!
如果你很难宽恕一个人,恰恰证明这个人其实是你最需要去宽恕的。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是不可以宽恕的,只要你真心肯宽恕、真的准备宽恕一个人。这就好比做一件事情,当你下定决心去做的时候,很容易做成,或者说无论多么困难,你都能做成。
这就是看你是否真的下定决心去做。
当你对某个人的伤害很烦恼时,请下定决心去宽恕他,放过自己。
与宽恕别人同样重要的一件事是──我们应该爱护自己。人生在世,没有人比自己更亲更好,当你处在困境时,只有自己能让自己脱离苦海。因此,学会爱自己,爱自己的一切。当自己不快乐时,学会丢掉一些东西,主动寻找快乐,而不是被动坐等快乐上门。
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,在她生命中就没有放不下的东西,学会爱自己,懂得放下,我们的人生才会更美好。所以,学会宽恕别人,学会宽恕自己,做回快乐的自己。
- 相关文章推荐
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