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西游记》中的孙悟空慧根有多深?
2016-12-16 人生智慧
慧根,有两个意思,一指聪明的天资,二指智慧,佛教用语。我们这里说的是第二种意思,即智慧。
《西游记》中的孙悟空慧根到底有多深,说出来,很多人不敢相信。
1、了悟生死之苦
孙悟空才当了美猴王,便已然了悟生死之苦。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
美猴王享乐天真,何期有三五百载。一日,与群猴喜宴之间,忽然忧恼,堕下泪来。众猴慌忙罗拜道:“大王何为烦恼?”猴王道:“我虽在欢喜之时,却有一点儿远虑,故此烦恼。”众猴又笑道:“大王好不知足!我等日日欢会,在仙山福地,古洞神洲,不伏麒麟辖,不伏凤凰管,又不伏人王拘束,自由自在,乃无量之福,为何远虑而忧也?”猴王道:“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,不惧禽兽威服,将来年老血衰,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,一旦身亡,可不枉生世界之中,不得久注天人之内?”
(这里作者可能考虑不周,亦或是其他原因。“何期有三五百载”,假如真的是三五百年,又岂能说孙悟空无长生不老?如若孙悟空能活三五百岁不死,岂不奇哉?)
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已然了悟生死之苦,知道有阎王,有六道轮回之苦。可见,其慧根之深,非一般人能比。
2、了悟“性”之苦
祖师道:“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。你姓什么?”猴王又道:“我无性。人若骂我我也不恼,若打我我也不嗔,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,一生无性。”祖师道:“不是这个性。你父母原来姓什么?”猴王道:“我也无父母。”
那么到底有没有真的达到无性?《西游记》第二回给出了答案:
諕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,皆怨悟空道:“你这泼猴,十分无状。师父传你道法,如何不学,却与师父顶嘴?这番冲撞了他,不知几时才出来啊!”此时俱甚报怨他,又鄙贱嫌恶他。悟空一些儿也不恼,只是满脸陪笑。
换作是你,你能像孙悟空一样,不气不恼?我想很多人的做法一定是大骂其他弟子傻X,然后一通“显山露水”向大家说个明白。孙悟空却不是,只是赔笑,实在是高啊!
生活中,有无数修佛的人穷极一生修行,也不能参破无性之境界。一切诸法无实体,听起来简单,实则想要参透真不是一般人可为的。这便是《心经》中所说的空性罢,一切皆为虚幻,一切皆无实体。
在人生路上,无论是谁,不妨好好参详佛所说的“性”,假如能做到无性,那也是不得了,能做到无性的人,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烦恼,活得潇洒自在。
3、了悟随缘之道
所谓随缘,即是顺应机缘,顺其自然。孙悟空在斜月三星洞中时,已然了悟随缘之道。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
悟空到门外,又拜了大众师兄,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。次早,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、讲经论道、习字焚香。每日如此。闲时即扫地锄园、养花修树、寻柴燃火、挑水运浆。凡所用之物,无一不备。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。
我们试想,如果你是孙悟空,漂洋过海,辛辛苦苦穿过南瞻部洲,再度漂洋过海,历时十几年,好不容易来到斜月三星洞,结果,师父也不教你什么法术,只是叫你作个打杂的。你不会有怨言?估计很多人肯定会甩手走人了,但孙悟空却不是这样的。
做了六七年的杂役,无丝毫怨言。可见孙悟空早已了悟随缘之道。我们身边有很多人,尤其是现在的小年轻,非常的急功近利,做一件事做不到三两天,不见成效,立马如泄气的皮球。如是,我们一定要像孙悟空学习。
孙悟空的遭遇有点和佛教禅宗的六祖慧能相似,大概《西游记》的作者正是借鉴了这个案例。慧能大字不识一个,家里非常穷,从来没读过什么经书,偶然听到有人在读《观音经》(就是《法华经》)于是,便想到去寻个师父修行,于是找到五祖。五祖就叫慧能做了一名伙夫,在后勤部帮忙,每天舂米担水等等。对此,慧能毫无怨言,但最终,慧能得到师父的衣钵传承。
所以,从中我们可以明白,凡是干成大事的人,不是一天两天的积累。急功近利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,能够沉着随缘的人,才是真正厉害的人。
4、识得妙音真言
一个人聪明不聪明,会不会听话很重要。大部分人看新闻喜欢关注别人出事的新闻,只有少部分人会去关注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,而几乎没有人会去关注那些高山流水的东西。
而孙悟空恰恰就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人,他关注的是那些极其微妙高雅深奥的东西。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
孙悟空在傍闻讲,喜得他抓耳挠腮,眉花眼笑,忍不住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忽被祖师看见,叫孙悟空道:“你在班中,怎么颠狂跃舞,不听我讲?”悟空道:“弟子诚心听讲,听到老师父妙音处,喜不自胜,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。望师父恕罪。”
可能孙悟空的师兄师姐们一个个听不懂,唯有他听了出来,可见他慧根之深,实在让人瞠目结舌。
- 相关文章推荐
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