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二因缘”指的是什么?
2024-9-30 佛学入门
佛教教义的“缘起”论基于因缘说,有因有缘才有果,而缘有十二种,名为“十二因缘”。“缘起”论是释迦牟尼佛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,“十二因缘”也就是十二个环节,从“无明”一直到“老死”,这些因缘共同组成了事物的生灭过程。然后这十二个因缘循环往复,也就是佛教所说的“轮回”。
在《阿含经》中,释迦牟尼佛说,他通过以智慧观察十二因缘所由,然而大彻大悟,证得无上菩提智慧。这十二因缘是:
1、无明
“无明”就是不明,是一切烦恼的总称。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,因而妄生一切执著,谓之“无明”。
2、行
“行”即造作,指一切行为,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。
3、识
“识”即业识,此识随业受报,为过去业力所驱,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。
4、名色
“名色”,“名”指心识,“色”指形体。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,成胎后为色。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,胎相初成叫做“名色”。
5、六入
“六入”即“六根”。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,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,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,故名“六入”。
6、触
“触”即接触。根、尘和合而成触。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。
7、受
“受”即领受。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,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“受”,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。
8、爱
“爱”即贪爱。对于五尘欲境,心生贪著,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。
9、取
“取”即妄取,追取。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,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,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,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,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。
10、有
“有”即业。即有因有果,由前际因(爱取),生后际果(生老死),业力牵引,因果不亡,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。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。
11、生
“生”即受生。以所作之业为因,依因感果,必招来世受生,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。
12、老死
“老死”即老耄和死亡。诸根衰败叫做老,身坏命终谓之死。有生就不能不死,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,无常转变必至于死,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。
这十二因缘就和合成了事物一个完整的生灭过程,然后十二因缘循环往复,就是佛说的“轮回”,如是,想要跳出轮回,就必须中断这十二因缘的循环。在《六祖坛经》中也强调想要超脱生死,就必须消除“无明”,而消除无明,即是见性开悟。当我们见性开悟后,无明不长,继而十二因缘不再循环往复,便是跳脱轮回。
在《阿含经》中,释迦牟尼佛说,他通过以智慧观察十二因缘所由,然而大彻大悟,证得无上菩提智慧。这十二因缘是:
1、无明
“无明”就是不明,是一切烦恼的总称。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,因而妄生一切执著,谓之“无明”。
2、行
“行”即造作,指一切行为,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。
3、识
“识”即业识,此识随业受报,为过去业力所驱,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。
4、名色
“名色”,“名”指心识,“色”指形体。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,成胎后为色。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,胎相初成叫做“名色”。
5、六入
“六入”即“六根”。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,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,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,故名“六入”。
6、触
“触”即接触。根、尘和合而成触。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。
7、受
“受”即领受。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,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“受”,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。
8、爱
“爱”即贪爱。对于五尘欲境,心生贪著,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。
9、取
“取”即妄取,追取。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,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,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,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,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。
10、有
“有”即业。即有因有果,由前际因(爱取),生后际果(生老死),业力牵引,因果不亡,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。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。
11、生
“生”即受生。以所作之业为因,依因感果,必招来世受生,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。
12、老死
“老死”即老耄和死亡。诸根衰败叫做老,身坏命终谓之死。有生就不能不死,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,无常转变必至于死,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。
这十二因缘就和合成了事物一个完整的生灭过程,然后十二因缘循环往复,就是佛说的“轮回”,如是,想要跳出轮回,就必须中断这十二因缘的循环。在《六祖坛经》中也强调想要超脱生死,就必须消除“无明”,而消除无明,即是见性开悟。当我们见性开悟后,无明不长,继而十二因缘不再循环往复,便是跳脱轮回。
- 相关文章推荐
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