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,在我国,
很多人并不陌生,在古代,包括当代都有很多禅师,著名的有六祖禅师。当然一提到禅师,就会想到禅,禅其实就是佛教
禅宗的核心。
禅宗又名佛心宗,它
不是汉传佛教,又不离汉传佛教,是中国化后的佛教。
《六祖坛经》《五灯会元》等是禅宗的
佛经。《百丈清规》是禅宗的律。百丈禅师认为《瑜伽
菩萨戒》和《璎珞菩萨戒本》虽属
大乘,却是佛陀根据印度情况而制定的戒律,不便生搬硬套。他根据风情、地理、人士风俗等,博采大小乘戒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部份,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,这就是《百丈清规》。
慧能传承的禅宗,让中国人知道佛教不从外来,如众生的佛性本具。得佛心者知佛不从外得,信佛教不从外来。印度达摩西来传的就是这个心印。慧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,创顿悟
成佛之学,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,一方面也使从印度
传入的佛教中国化。因此,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传承人。
在一些小说电影中,我们也会听到“达摩
祖师”这个称号,说的是,禅宗把达摩视为禅宗初祖。在他之后还有五祖,总共六祖。六祖分别是:一祖达摩、二祖慧可、三祖僧璨、四祖
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惠能。
通常所说的六祖则指的是禅宗六祖慧能。这是因为,五祖之后分成了两宗:南宗慧能,北宗
神秀。
相传中国禅宗为
菩提达摩祖师所创,宗门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!”时人有传,达摩面壁九年为
坐禅修定,所以得道,实则在任何一部传记或者历史中均无此事记载。只记录“面壁九年”这四字而已。
禅宗主张顿悟法修佛,要“见性成佛”,自初祖达摩祖师起,皆指人心,不拘修行。又因以参究的方法,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,亦称佛心宗。
传说
创始人为菩提达摩,下传慧可、僧璨、道信,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,北宗神秀,时称“南能北秀”。北宗神秀是以“坐禅观定法“为依归,渐进禅法,渐修菩提。所以称之为“渐悟”。南宗慧能大师是以“即心即佛!”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!”为依归。不拘泥“坐禅观定”与否即成佛道!所以称之为“顿悟”。
时北宗神秀大师所传“坐禅”(坐禅入定法门)即是次第法门。由北宗神秀法门在北方
盛行,所以在《六祖坛经》曾记录“京城大德云:不经坐禅修定而得解脱者,未曾有也。”而南宗慧能大师最
忌讳学佛法者执着于类似“坐禅观定”的有为法。
《六祖坛经》中亦记录云:“只论见性,不论禅定,解脱!为是二法,不是佛法。佛法是不二之法。”亦曾言“常坐拘身,于理何益?”南宗慧能大师所传为佛之心印,不拘泥万法而领悟得道,由是不论次第,直了成佛。
禅宗宗趣,常以问答形式导引人悟道。这里我们看看以下几位禅师的悟道经过。
祖师道:“诸佛法印,非从人得。”
慧可听了很茫然,便说:“我心未宁,乞师与安。”
祖师回答道:“将心来,与汝安。”
祖师于是回答道:“我与汝安心竟。”
慧可听了祖师的回答,当即豁然大悟。
2、禅宗三组僧璨禅师悟道
僧璨因故而染“风疾”。
僧璨而问慧可大师曰:“弟子身缠风恙,请和尚忏罪。”
慧可大师曰:“将罪来,与汝忏。”
僧璨良久曰:“觅罪不可得。”
慧可大师曰:“与汝忏罪竟,宜依佛法僧住。”
僧璨曰:“今见和尚,已知是僧。未审何名佛法?”
慧可大师曰:“是心是佛,是心是法,法佛无二,僧宝亦然。”
僧璨曰:“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,不在外,不在中间,如其心然,佛法无二也。”
祖深器之,即为剃发,云:“是吾宝也。宜名僧璨。”
3、禅宗四祖道信禅师悟道
十四岁的沙弥道信前来拜师,说:“愿和尚
慈悲,乞与解脱法门。”
僧璨说:“谁缚汝?”
道信答:“无人缚。”
僧璨说:“何更解脱乎?”于是道信大悟。
4、禅宗五祖弘忍(马祖道一)禅师悟道
马祖道一“坐禅习定于”衡岳传法院。遇让和尚。知是法器。
让和尚问曰:“大德坐禅图什么。”
马祖道一云:“图作佛。”
让乃取一砖,于彼庵前磨。
马祖道一问曰:“磨砖作么。”
让曰:“磨作镜。”
马祖道一曰:“磨砖岂得成镜。”
让曰:“磨砖既不成镜,坐禅岂得成佛耶。”
马祖道一曰:“如何即是?”
让曰:“如牛驾车,车不行,打车即是,打牛即是?”
马祖默然无对。
让又曰:“汝为学坐禅,为学坐佛,若学坐禅,禅非坐卧,若学坐佛,佛非定相,于无住法,不应取舍,汝若坐佛,即是杀佛,若执坐相,非达其理。”
师闻示诲,如饮醍醐。
从各位祖师禅师的悟道经历可以看出,禅宗讲求的是,“直指人心,
明心见性”,只要你一念想通了,便能开悟。所以,修禅也被称为修佛的利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