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六祖坛经》中有一句话,是五祖弘忍大师说的,叫“思量即不中用,见性者言下须见。”
很多人对此可能不太理解,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。
“思量”就是说,思考,思虑,考虑,思想。
“思量即不中用”说的是通过思考给出的答案就没什么意义。
“见性”就是说,看见真如本性,需要这个“见”
不是眼睛看见,而是用智慧照见。
“言下须见”就是说,说话的当下就能照见。也就是说,根本不需要任何思考,就像说话一样,能够脱口而出,完全不需要思考。
联系上下文,五祖弘忍大师让弟子们作偈语,让五祖看看各位弟子有没有见性。而见性这事不能是想出来,也就是说这事不是通过思考见识而见,是
菩提智慧所见。
这样说,可能大家不容易理解,我换一种
说法,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。
“思量即不中用,见性者言下须见”就是说,我们刻意去做某件事,这事就不属于般若智慧的显现。佛说“为”就是刻意而为,包括“刻意去为”和“刻意不为”,这都是有意为之,不是般若只会的体现。
自性般若智慧是能够做到随取随用,且非常自然的,不需要任何的思考,就像说话一样,很自然地显现出来的。
只要是思考的东西,就一定掺杂了我们主观意识的成分,然而,根据三
法印“万法
无我”,只要是掺杂了主观意识的东西,就不能称为般若智慧。
五祖弘忍大师的这句话——思量即不中用,见性者言下须见,就是说:去思考得到的答案不起作用,见性的人说话的当下就显现菩提自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