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忠居士博客

佛法知识分享│在线学佛念佛网

《金刚经》中“收衣钵”怎么理解?
佛学入门 2019-05-08 08:41:51 501 0

金刚经》当中,第一品中有一句叫“收衣钵,敷座而坐。”其中“收衣钵”,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,这里圣忠为大家解释一下。

第一品说的是释迦牟尼佛在吃饭时间,穿上僧衣去舍卫城中乞食,回来吃完饭后,洗脚,脱衣,盘腿而坐。

“收衣钵”,重点在“衣钵”,衣钵是僧人最重要的两个东西,衣就是袈裟,僧衣;钵,就是吃饭用的钵盂。

“收衣钵”就是说,将袈裟和饭钵盂收起来。
《金刚经》中“收衣钵”怎么理解?
那么,“收衣钵”如何理解

释迦牟尼佛常常以身教法,而不是借助文字,在这里,释迦牟尼佛同样是在以身教法。“收衣钵”是因为先前有“着衣持钵”,“着衣持钵”是因,“收衣钵”是果。

“着衣持钵”就告诉弟子们,佛具有庄严相,这种庄严不是嘴巴上讲出来的,而是自身体现出来的。也就是后文中,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的:“谓庄严者,非庄严,是名庄严。”庄严佛土,这不是嘴巴上讲的,要用实际行动显现的。

“收衣钵”就是显现众生相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中以庄严佛相显现,这是因为,普通人看佛为众生,故而需要显现庄严相。而在孤独园中,众多大比丘看众生为佛,故而不需要显现庄严相。

不管在舍卫城还是孤独园,佛还是那个佛,没有第二个,但周围的人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。这就应了后文中所说的“众生相”,对于大比丘众来说,无众生相,故而,佛祖不需要着袈裟,大比丘众也当他是佛;而世人有众生相,所以,佛祖需要穿袈裟,世人才会当他是佛。

由此,我们可以知道,简单的两个行为“着衣持钵”和“收衣钵”就把“相”表达了出来。
布施行善,功德无量,行善之人,福虽不至,祸已远离行善布施功德榜_财布施功德榜_善行功德记录
本文地址:
http://www.candra.cn/rumen/1088.html
版权说明:
转载请注明出处!
评论留言

姓名 (请填写姓名或昵称)

性别 (请填写“善男”或”信女“)

功德 (请填写真实捐功德金额,不愿捐填“0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