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宗公案故事,兴平禅师的故事
2020-2-3 佛教故事
洞山禅师曾去礼拜兴平禅师,结果,洞山禅师刚礼拜完,兴平禅师说道:“不要礼拜我!”
洞山禅师:“我礼拜的人不是你!”
兴平禅师:“你真正礼拜的人他不贪恋你的礼拜。”
洞山禅师:“即便如此,我也不会停止礼拜。”
洞山禅师说完就和兴平禅师辞别,兴平禅师于是问道:“你要去哪儿?”
洞山禅师:“顺着因缘而行,总无止境。”
兴平禅师:“那么,是法身顺因缘而行,还是报身顺因缘而行?”
洞山禅师:“都不是!”
兴平禅师听了惊讶地为洞山禅师鼓掌。
这段禅宗公案记载在《祖堂集》中,对于公案中禅师所说的东西我圣忠做个浅析。
洞山禅师礼拜兴平禅师,但兴平禅师说不要礼拜,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,作为大善知识,不该贪恋别人的礼拜。结果洞山禅师说我礼拜的人不是你,我礼拜的是如来,兴平禅师便说,如来更不会贪恋你的礼拜。而洞山禅师回答,即便是这样,礼拜不礼拜是我的事,贪恋不贪婪是他的事。
从这里,我们可以看出,俩位禅师的行为与《金刚经》中释迦牟尼佛所说契合,佛说:“菩萨不受福德。”又说:“菩萨于福德不应贪着,是故说不受福德。”同样的道理,作为大善知识,我们不该贪着别人尊敬地礼拜,所以兴平禅师说不要礼拜我。
再说洞山禅师向兴平禅师辞别,洞山禅师说跟着因缘走,兴平禅师便问是哪个身跟着因缘走,洞山禅师说都不是。我们知道,佛说众生的“身”有三个:法身、化身、报身。既然不是法身,不是报身,那么就只剩下化身了。但为什么洞山禅师不回答:“是化身”?
这其中是蕴含大智慧的,在回答问题的时候,尽量不用肯定的回答,而是否定的回答。这里,如果洞山禅师回答“是化身”,那么就有问题了,一定是化身吗?但他回答“既不是法身,也不是报身”这样就高明多了。
佛说法身恒常,必定不会随因缘而起变化。而报身,因缘已经注定,报身也已经注定,所以,也不起变化。只有化身会随着因缘而其变化,也是化身影响着因缘,然后因缘影响着报身。当三身一体,那便是功德圆满。
洞山禅师:“我礼拜的人不是你!”
兴平禅师:“你真正礼拜的人他不贪恋你的礼拜。”
洞山禅师:“即便如此,我也不会停止礼拜。”
洞山禅师说完就和兴平禅师辞别,兴平禅师于是问道:“你要去哪儿?”
洞山禅师:“顺着因缘而行,总无止境。”
兴平禅师:“那么,是法身顺因缘而行,还是报身顺因缘而行?”
洞山禅师:“都不是!”
兴平禅师听了惊讶地为洞山禅师鼓掌。
这段禅宗公案记载在《祖堂集》中,对于公案中禅师所说的东西我圣忠做个浅析。
洞山禅师礼拜兴平禅师,但兴平禅师说不要礼拜,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,作为大善知识,不该贪恋别人的礼拜。结果洞山禅师说我礼拜的人不是你,我礼拜的是如来,兴平禅师便说,如来更不会贪恋你的礼拜。而洞山禅师回答,即便是这样,礼拜不礼拜是我的事,贪恋不贪婪是他的事。
从这里,我们可以看出,俩位禅师的行为与《金刚经》中释迦牟尼佛所说契合,佛说:“菩萨不受福德。”又说:“菩萨于福德不应贪着,是故说不受福德。”同样的道理,作为大善知识,我们不该贪着别人尊敬地礼拜,所以兴平禅师说不要礼拜我。
再说洞山禅师向兴平禅师辞别,洞山禅师说跟着因缘走,兴平禅师便问是哪个身跟着因缘走,洞山禅师说都不是。我们知道,佛说众生的“身”有三个:法身、化身、报身。既然不是法身,不是报身,那么就只剩下化身了。但为什么洞山禅师不回答:“是化身”?
这其中是蕴含大智慧的,在回答问题的时候,尽量不用肯定的回答,而是否定的回答。这里,如果洞山禅师回答“是化身”,那么就有问题了,一定是化身吗?但他回答“既不是法身,也不是报身”这样就高明多了。
佛说法身恒常,必定不会随因缘而起变化。而报身,因缘已经注定,报身也已经注定,所以,也不起变化。只有化身会随着因缘而其变化,也是化身影响着因缘,然后因缘影响着报身。当三身一体,那便是功德圆满。
- 相关文章推荐
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