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康城里热闹非凡,每天都有
很多出家人到城里乞食,人们对出家人都非常和善,尤其是如果出家人能遇到一个人,那么,定是走了狗屎运了。他就是国君萧衍。萧衍十分崇信佛教,对
佛教徒非常和善,又每年都修建至少10座寺院。出家人乞食时遇到萧衍,萧衍会命人布施他们许多钱财。这使得远近很多佛教僧侣都跑到建康来,只为碰碰这狗屎运。
建康城每年都建造至少10座佛教寺院,但出家僧侣越来越多,尤其是萧衍最
喜欢去拜佛的寺院——同泰寺。这座寺院是萧衍当皇帝的第二年建造的,寺院里有一座非常宏伟的九级佛塔。萧衍很喜欢到这里座寺院里拜佛,每次去寺院拜佛都会布施大量的金钱。同泰寺僧侣与日俱增,短短几年,僧众已经超过了万人之多。僧众的房舍盖了一间又一间,
佛像塑了一尊又一尊,僧侣们尤其寺院方丈,肚皮越来越鼓。
同泰寺有位和尚,名为志公,深得萧衍喜欢,被萧衍尊为老师。每每建康城里修建佛教寺院,都让志公监督修建。
萧衍当皇帝的第八年,他又在建康城里修一座非常宏达的寺院,让志公监工。
这天,萧衍亲自到了施工现场,志公见到萧衍,连忙迎接。萧衍望着施工的工人很是得意。这些年来,他在梁国境内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,翻印了许多经书,造了数不清的佛像。
萧衍故意问志公道:“老师,你觉得朕比昔日的齐国国君怎样?”
志公恭维地道:“陛下的英明神武,昔日的任何一个齐国国君都没法与你相提并论。昔日齐国国君治下,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,匪患四起。而今陛下治下,百姓和乐,人民富足,路不拾遗。”
萧衍心里很高兴,接着问道:“既然如此,治下能出圣人吗?”
萧衍不解道:“此话怎么说?”
志公道:“陛下且听吾谶曰:
仰观两扇,
低腰捻钩。
九鸟射尽,
唯有一头。
至则不久,
要假须刀。
逢龙不住,
过水则逃。”
萧衍不解,正欲追问,志公连忙道:“陛下,这个地方正在建造,非常脏乱,请回宫吧。”
萧衍只好回宫去了。
萧衍哪里认得志公和尚的谶语是什么意思,问手底下的人,也问不出个所以然,那些人无非是吹捧萧衍治国有方,民心所向而已。
萧衍对此也没有太在意。
这
一年的十月初一,刺史萧昂向
梁武帝报告,有一位西来僧在广州登岸。梁武帝历来对佛教感兴趣,对佛教僧侣很敬重。听说有位西来佛教和尚,心里很高兴,亲自驾驶车辆到上元迎接这位西来的和尚。
萧衍架着豪华的马车走在最前边,后边跟着数不清的护卫,浩浩荡荡地来到上元。一路上萧衍想象着这位西来和尚如何高大威猛,如何光芒四射,六丈
金身,慈眉善目。然而,当他见到西来和尚后很是失望。只见眼前这位西来和尚衣衫褴褛,头顶头发不全,中间秃了一大片,面上留着长长的胡须,俨然一副穷苦老百姓的样子。
萧衍不敢相信这就是刺史所说的西来和尚,一再向刺史确认。刺史表示,他就是西来和尚,名叫达摩。
萧衍将达摩接回建康城,将他安排在同泰寺居住。志公和尚因为在监督修建寺院,没有在同泰寺。
这天,萧衍来见达摩,达摩初来东土,不知东土礼节,给萧衍行了西国礼节。萧衍对此倒不太在意,他更在意这位西来的和尚是否就是志公所说的圣人。
萧衍上台八年,治下佛教非常
昌盛,僧侣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。从国外来了很多位和尚,有坐船来的,有坐车来的,有骑马来的,甚至有走路来的。不过,之前的那些外来和尚,大都是一般修行和尚,算不得圣人。如果能出一位如四大菩萨那样的圣人,那他萧衍必将英明永流传。
达摩向萧衍行礼后,萧衍问道:“大师对佛法熟悉吗?”
达摩回答:“略知一二。”
萧衍于是问道:“那么,什么是圣谛第一要义?”
达摩道:“万法寂静,哪里有‘圣’?”
萧衍问道:“那么,朕对面的人是谁?”
达摩回答:“不认识!”
萧衍又问道:“朕登基以来,救助了很多人,建造了许多寺院,翻印了很多
佛经,塑造了很多佛像,有什么功德吗?”
达摩回答:“没有功德!”
萧衍不解地问道:“为什么会没有功德?”
达摩回答:“所谓‘功德’,只是人天小果位,有漏的‘因’,就像随人而行的影子一样。虽然有善‘因’,但不
是真如实相。”
萧衍问道:“那么,什么是真实功德?”
达摩回答:“清净、智慧、美好,圆融,本体自性空寂,这种功德,不以凡尘俗事为追求。”
萧衍听了达摩的话,很不高兴,阴沉着脸转身就走。
达摩望着萧衍及护卫渐渐远去,叹了一口气道:“师父说的没错啊,这个地方的人不通晓佛理,一心只追求缘分功德。我要到北方去。”
萧衍走后,达摩收拾行礼向同泰寺方丈辞别,同泰寺方丈见达摩触怒了萧衍,巴不得他赶紧离开。见达摩请辞,立马答应。
达摩背着包袱往北走,出了建康城,很快就来到江边渡口。他本想坐渡船过江,但是,他触怒皇帝的事情不胫而走,那些传话的人都说这位西来的和尚根本不懂佛法,是个
假和尚。渡船的船夫也听说了这事,就对达摩说:“你个假和尚,除非你给钱,否则我不渡你!”
达摩初到东土,又没有得到皇帝及官员的赏赐,哪来的钱给船夫。望着渡船渐渐远去,达摩长叹一口气,暗自道:“这个
国家,不仅皇帝愚痴,百姓也非常愚痴,我来东土是来弘传
大乘佛法的,这些愚痴的人怎么能承受大乘佛法呢?我得到北方去看看。”
达摩回头望着建康城心想:“此地不宜久留,我得赶紧离开。”
可是,渡船已经缓缓向北行去,太阳已经偏了西。达摩左右环顾了一圈,发现渡口处江边有许多高大的芦苇。达摩挑了一根芦苇扔到江水中,一跃而起,稳稳地落在芦苇上。芦苇就像水蛇一般飞速向对岸窜去,那渡船方才到江心,达摩已经上了对岸,除了鞋底被打湿,连鞋帮都是干的。
那时候,江南是梁国势力范围,江北是魏国势力范围,就这样,达摩
一苇渡江,跑到魏国去了。
第二天,志公和尚去见萧衍,问萧衍道:“我听说西国来了一位和尚,他人在哪里呢?”
萧衍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他呀,就在昨天傍晚,跑到魏国去了。”
志公听了叹了一口气道:“陛下你真是‘见之不见,逢之不逢’。”
志公说道:“他是传佛心印的观音大士!”
萧衍听了后悔又气愤地道:“我去,还真是‘见之不见,逢之不逢’。”
萧衍心里十分后悔,连忙派使者赵光文去魏国接达摩回来。谁知,志公叹道:“嗐,陛下别费事了,别说赵光文去,就算全国上下官员一起去,他也不会再回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