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释迦牟尼尊者创立佛教之前,就已经有宗教发明了
坐禅修行的方式。
释迦牟尼尊者19岁开始
苦行修,在苦行林“日食一粟”,苦修了6年。他明白,光靠苦行修是得不到彻底的解脱的。于是开始学坐禅,然而他很快就发现,现有的坐禅境界都比较低。后来,释迦牟尼尊者创立了“四禅”,能够
达到四禅境界,就非常了得了。
那么,为什么要坐禅呢?且先听个故事。
南岳山上有一个磨镜台,可能
很多人都知道。相传,有一天,马祖禅师在南岳山习禅打坐,怀让禅师问他说:“坐禅图作什么?”
马祖禅师回答:“图作佛。”
怀让禅师于是取了一块砖在石头上打磨。
马祖禅师有些不解地问:“磨作什么?”
怀让禅师回答说:“磨作镜。”
马祖禅师问:“磨砖岂得成镜?”
怀让禅师说:“磨砖既不能成镜,坐禅岂得作佛?”
马祖禅师于是问:“如何即是?”
怀让禅师回答:“如牛驾车,车若不行,打车即是,打牛即是?”
怀让禅师的意思很明显,驾着牛车,想要让车前进,只能打牛,打车是没用的。同样的,众生想要
成佛,坐禅是没什么用的,得修心。
坐禅和念经都是一样的效果,就是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。但是,佛祖说过,就算是佛法,也不过是一种工具,只是
到达彼岸的渡船而已,过了河,就得弃船而去,总不能带着船上岸。
修行修的最重要的是心,心里动念要去山门口,脚即起行去到山门口;心想做什么,身便做什么;身听心指挥,捉贼先擒王。《心王铭》云:“莫言心王,空无体性,能使色身,作邪作正,非有非无,隐显不定,心性离空,能凡能圣。”智者好自防慎,自己掌握
命运。
参禅为
了悟道,道由心悟,初时由静坐开始。功夫做纯熟了,行亦禅,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。
学人要善于体会佛言祖语,有时称赞静坐好,有时又说:“生来坐不卧,死去卧不坐,一具臭骨头,何为立功课?”这是针对只顾静坐而不用心的人来说的。
须知未坐之前,身心都不安定,在静坐摄其身的同时,又降伏其心,身心打成一片,最后忘却身心世界,无人相,
无我相,亦无坐相。这时才能体会佛言祖语的善巧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