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中“小乘佛教”到底是什么?
2022-11-6 学佛答疑
佛教自释迦牟尼佛创立以来,已经有2500多年,随着佛教的不断变化,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分别。很多人其实并不太明白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分别,因为现如今流传的大多是大乘佛教经典,正所谓“胜者为王,败者为寇”,胜利的一方不免会在记述时添油加醋。
所以,我们想要真正了解小乘佛教,就必须借助史学研究,在诸多的学术书籍中,史料记载会相对比较客观,尤其是现代学者通过诸多史料进行的研究总结的结论。
原始佛教教团不断分化的这个时期,史称“部派佛教”,部派佛教时期的佛教弟子已经不再是弘法度众生的佛教,而变成“弟子的佛教”或者说“学习立场的佛教”。当然并不是说教导众生学习立场,而是在选择出家后,成为佛教弟子,就被动地选择立场。
众所周知,在佛灭百年后,佛所说的一切言论并未以文字的形式记录,始终是口口相传。因此,那时候想要得道开悟就必须跟随大善知识,从他口中听闻佛法。因此,在部派佛教时期,在出家时就必须选择立场,成为哪一部派佛教弟子将决定往后能听闻什么样的佛的真理。
在这个时期,佛教弟子通过听闻释迦牟尼佛的四谛真理“苦集灭道”而得道,所以大乘佛教称他们为声闻乘弟子。不过,声闻乘弟子仅用来称呼出家的佛教弟子,在家得道的佛教弟子并不称为声闻乘弟子。
出家的佛教弟子会严格遵守戒律规定,并能精进修行,他们甚至在佛教僧院内另有隐遁的僧院,深深地隐藏其中,佛教弟子会在这些僧院中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,专心学习佛法。在这一时期,这些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佛教弟子放弃了度化众生的行为,转而潜心研学佛法,令自己得道。所以大乘佛教徒称他们为“小乘”。
“小乘”这个词是个贬义词,意思是说局限的、卑下的教理。或许也正因为他们是小乘佛教徒,所以现代学者大都认为部派佛教时期只是“弟子的佛教”“立场的佛教”。
于是,后世都将“小乘”称之为“声闻乘”,正是因为小乘佛教出现在部派佛教时期,那时的佛教弟子基本靠听闻佛法教理而得道。
小乘佛教的弟子大都不进行度众生的行为,而是一门心思演习佛学,他们得道解脱了自己,却未度众生。因此,大乘佛教徒直接定义小乘为“度己”,大乘则是“度己度人”。这种简单地定义并没有错,或许也正是小乘佛教的“度己”风格,很难昌盛。
然而,释迦牟尼佛涅槃后,佛骨舍利全部分给在家的佛教弟子供奉,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八王分骨”。大迦叶尊者认为出家弟子该做的事情是弘法利生,不要让佛法断绝。至于供奉佛骨舍利,应该交给在家的信众们,以此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佛向善之心。
不过后来,在阿育王时期,阿育王几乎统一了古印度的大片地区,不存在“八王”之分,因此,阿育王将原有的佛塔打开,对佛骨舍利进行了重新分配,分散于全国各地,分别建造佛塔供奉。这在《阿育王经》中也有记载。
根据大迦叶尊者的教诲(在《祖堂集》中亦有记载)出家比丘的责任是弘扬佛法,无令断绝,至于其他的事情,应该让在家的佛教弟子去做。而想要不令佛法断绝,就必须得道,不得道,很难将佛法传续下去。
即便是在现代社会,我们都能看到很多人认为,出家人肩负着传承佛法的重任,理所应当得道在家人的供养。而在家的佛教弟子,纵然一心向佛,也不该接受他人供养,因为在家佛教弟子没有如此“重担”。
因为传承佛法,不令断绝是出家人的事情,于是,倡导世人出家也显得十分重要。
在佛灭后相当长的时间,佛教都提倡“出家主义”,尤其是在部派佛教时期,这一特征尤为明显。现如今流传下来的很多佛教故事都无不在宣扬“出家主义”,而那些阻碍出家的人大都遭遇各种很恶劣的果报,乃至于转生为地狱苦难众生。
这或许是因为在家的佛教弟子并不需要进行立场的选择,无论是哪一部的长老们也无权要求在家佛教弟子进行立场的选择,是以,“出家主义”十分盛行。在那个时代,或许会有“只有出家才能成佛”“在家修行成不了佛”的言论。
根据历史经验,小乘佛教最终很难长存,因为众生都是利己主义者,如果佛教不能利己,供养佛教弟子作甚?于是,大乘佛教在这种必然的趋势下诞生,也因此,大乘佛教徒宣称大乘佛教以度化众生为己任。
根据定义,大乘佛教徒称自己为“菩萨乘”弟子,而“凌驾于”小乘弟子的“声闻乘”之上。
所以,在某些经典中会看到对佛教境界的划分,会划分为:佛乘、菩萨乘、缘觉乘(辟支佛)、声闻乘(阿罗汉)。这种划分当然不用想都知道,是大乘佛教徒进行的划分。事实上,佛教的境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划分,这一点从《金刚经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。
佛说自己是第一离欲阿罗汉,又说“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之前我就分析过,如果说“菩萨”是一种学佛的境界,且“凌驾于”缘觉之上,那么,菩萨理所应当已经心无所住了,那么,释迦牟尼佛又为何在经中说“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显然非常矛盾。
因此,当你读明白《金刚经》之后,就会明白,所谓的菩萨根本不是一种学佛修行的境界,而是对一类学佛修行人的称谓。
总之啊,我们要知道,所谓的“大乘”“小乘”并不是一种学佛修行的境界,而是对某一类学佛修行人的称谓,小乘佛教徒度己,大乘佛教徒度己兼度人。
所以,我们想要真正了解小乘佛教,就必须借助史学研究,在诸多的学术书籍中,史料记载会相对比较客观,尤其是现代学者通过诸多史料进行的研究总结的结论。
原始佛教教团不断分化的这个时期,史称“部派佛教”,部派佛教时期的佛教弟子已经不再是弘法度众生的佛教,而变成“弟子的佛教”或者说“学习立场的佛教”。当然并不是说教导众生学习立场,而是在选择出家后,成为佛教弟子,就被动地选择立场。
众所周知,在佛灭百年后,佛所说的一切言论并未以文字的形式记录,始终是口口相传。因此,那时候想要得道开悟就必须跟随大善知识,从他口中听闻佛法。因此,在部派佛教时期,在出家时就必须选择立场,成为哪一部派佛教弟子将决定往后能听闻什么样的佛的真理。
在这个时期,佛教弟子通过听闻释迦牟尼佛的四谛真理“苦集灭道”而得道,所以大乘佛教称他们为声闻乘弟子。不过,声闻乘弟子仅用来称呼出家的佛教弟子,在家得道的佛教弟子并不称为声闻乘弟子。
出家的佛教弟子会严格遵守戒律规定,并能精进修行,他们甚至在佛教僧院内另有隐遁的僧院,深深地隐藏其中,佛教弟子会在这些僧院中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,专心学习佛法。在这一时期,这些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佛教弟子放弃了度化众生的行为,转而潜心研学佛法,令自己得道。所以大乘佛教徒称他们为“小乘”。
“小乘”这个词是个贬义词,意思是说局限的、卑下的教理。或许也正因为他们是小乘佛教徒,所以现代学者大都认为部派佛教时期只是“弟子的佛教”“立场的佛教”。
于是,后世都将“小乘”称之为“声闻乘”,正是因为小乘佛教出现在部派佛教时期,那时的佛教弟子基本靠听闻佛法教理而得道。
小乘佛教的弟子大都不进行度众生的行为,而是一门心思演习佛学,他们得道解脱了自己,却未度众生。因此,大乘佛教徒直接定义小乘为“度己”,大乘则是“度己度人”。这种简单地定义并没有错,或许也正是小乘佛教的“度己”风格,很难昌盛。
然而,释迦牟尼佛涅槃后,佛骨舍利全部分给在家的佛教弟子供奉,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八王分骨”。大迦叶尊者认为出家弟子该做的事情是弘法利生,不要让佛法断绝。至于供奉佛骨舍利,应该交给在家的信众们,以此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佛向善之心。
不过后来,在阿育王时期,阿育王几乎统一了古印度的大片地区,不存在“八王”之分,因此,阿育王将原有的佛塔打开,对佛骨舍利进行了重新分配,分散于全国各地,分别建造佛塔供奉。这在《阿育王经》中也有记载。
根据大迦叶尊者的教诲(在《祖堂集》中亦有记载)出家比丘的责任是弘扬佛法,无令断绝,至于其他的事情,应该让在家的佛教弟子去做。而想要不令佛法断绝,就必须得道,不得道,很难将佛法传续下去。
即便是在现代社会,我们都能看到很多人认为,出家人肩负着传承佛法的重任,理所应当得道在家人的供养。而在家的佛教弟子,纵然一心向佛,也不该接受他人供养,因为在家佛教弟子没有如此“重担”。
因为传承佛法,不令断绝是出家人的事情,于是,倡导世人出家也显得十分重要。
在佛灭后相当长的时间,佛教都提倡“出家主义”,尤其是在部派佛教时期,这一特征尤为明显。现如今流传下来的很多佛教故事都无不在宣扬“出家主义”,而那些阻碍出家的人大都遭遇各种很恶劣的果报,乃至于转生为地狱苦难众生。
这或许是因为在家的佛教弟子并不需要进行立场的选择,无论是哪一部的长老们也无权要求在家佛教弟子进行立场的选择,是以,“出家主义”十分盛行。在那个时代,或许会有“只有出家才能成佛”“在家修行成不了佛”的言论。
根据历史经验,小乘佛教最终很难长存,因为众生都是利己主义者,如果佛教不能利己,供养佛教弟子作甚?于是,大乘佛教在这种必然的趋势下诞生,也因此,大乘佛教徒宣称大乘佛教以度化众生为己任。
根据定义,大乘佛教徒称自己为“菩萨乘”弟子,而“凌驾于”小乘弟子的“声闻乘”之上。
所以,在某些经典中会看到对佛教境界的划分,会划分为:佛乘、菩萨乘、缘觉乘(辟支佛)、声闻乘(阿罗汉)。这种划分当然不用想都知道,是大乘佛教徒进行的划分。事实上,佛教的境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划分,这一点从《金刚经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。
佛说自己是第一离欲阿罗汉,又说“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之前我就分析过,如果说“菩萨”是一种学佛的境界,且“凌驾于”缘觉之上,那么,菩萨理所应当已经心无所住了,那么,释迦牟尼佛又为何在经中说“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显然非常矛盾。
因此,当你读明白《金刚经》之后,就会明白,所谓的菩萨根本不是一种学佛修行的境界,而是对一类学佛修行人的称谓。
总之啊,我们要知道,所谓的“大乘”“小乘”并不是一种学佛修行的境界,而是对某一类学佛修行人的称谓,小乘佛教徒度己,大乘佛教徒度己兼度人。
- 相关文章推荐
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