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忠居士博客

佛法知识分享│在线学佛念佛网

禅宗的“农禅并重”是什么意思?
学佛答疑 2021-04-29 08:05:06 208 0

佛教在印度时,基本上以乞食为主,然而,乞食有其致命的缺点,那就是遇到灾荒之年,想要乞到食物都很不容易。比如,有经文记载,释迦牟尼佛就曾受“三月马麦之报”,就是乞不到人吃的食物,只乞到喂马的麦子,如此吃了三个月。由此可见,乞食制度的缺点是非常明显的。

当佛教传入中国后,对这一缺点进行明显改善。佛教刚刚传入汉地时,依然保留乞食的制度,且修行者各自分散而居。后来演变为依仗统治者的供养,这时候就出现了寺庙。然而,依靠统治者的供养,也有缺点,就是在朝代更迭时,根本无暇顾及供养寺庙。

因此,从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开始,禅宗修习的行者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根本变化,就是从“零星散居,一衣一钵、修头陀行,随遇而安”变为集中居住,自行劳动,寓禅于生活之中,把搬柴运水,都当作佛事。

这就是农禅并重!
禅宗的“农禅并重”是什么意思?
农禅制度最大特点是:长期开垦荒地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!

农禅制度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勤劳、节俭的美德与禅宗思想和禅修方式结合起来,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禅并重的禅修方式和生活方式,也发展出了具有特色的丛林农业。荷兰学者许理和说,佛教在中国并不是一种思想模式或体系,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高度纪律化的行为方式。

当然,我们处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,修禅不一定要严格遵守农禅制度。在古代,不论是东方西方国家,都以农业为主,所以禅宗提出“农禅”制度。而现如今,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国家,都不再以农业为主,根据马云所说,现代社会,应以服务业为主。因此,禅宗的这种农禅制度应该与时俱进,演变为“服务”,而不是农业。
采茶的<a href='http://www.candra.cn/dayi/1213.html' target=_blank title='进入出家相关页面' >出家</a>和尚
当然啦,重点不在“产业”,而是“劳作”。如果你是一名禅修者,不管你从事什么劳动,总要从事一种劳动,并且要遵守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”的制度。


事实上,禅宗的农禅制度本质就是“自给自足”。正是因为禅宗的这种制度,使得禅宗在历史上的四次“法难”中受影响最小,保留最完整。

在现如今的时代,世人无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,发善心者寥寥,作为修行者,我们应该做到自给自足,将禅法融入劳作,融入生活!
布施行善,功德无量,行善之人,福虽不至,祸已远离行善布施功德榜_财布施功德榜_善行功德记录
本文地址:
http://www.candra.cn/dayi/1023.html
版权说明:
转载请注明出处!
评论留言

姓名 (请填写姓名或昵称)

性别 (请填写“善男”或”信女“)

功德 (请填写真实捐功德金额,不愿捐填“0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