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忠居士博客

佛法知识分享│在线学佛念佛网

“取自本心般若之性”是什么意思?
佛学入门 2020-01-13 10:11:18 236 0

《坛经》中五祖弘忍大师告诉弟子,你们每个人做一个偈语出来,不是让你们用脑筋去思考,而是要“取自本心般若之性”。对此,很多人不是很理解,这里我圣忠试着结合我所学习以及所感悟来进行解释。

前边我已经解释过了,“自性”是真如实性,是事物的本来面目,这种状态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状态,不会随任何境起变化。也就是佛所说的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”,没有任何波澜,不起任何变化。

有人将“自性”解释为“自心”,这是不准确的,用“自心”解释“自性”是可以的,但把“自性”解释为“自心”是不准确的。就像,正法是佛法,但佛法不是正法。这就好比说,我圣忠是中国人,但不是说中国人是我圣忠。

再说“般若”,用“智慧”来解释“般若”,但需要注意的是,般若智慧是自性本有的,不是外来的。也就是说,我们一般说的智慧是见多识广,经历多了,人就变得聪明了。“般若智慧”与你有没有见识,有多少经历无关。甚至你见得再多,经历得再多,也不会显现般若智慧。

那么,我们再来看五祖弘忍大师的这话——取自本心般若之性!意思是说,你们每个人做一个偈语来,要缘自你们的自性般若智慧。说白了,就是展示一下你们的自性般若智慧。

“取自本心般若之性”,就是说:源自自性般若智慧!
“取自本心般若之性”是什么意思?
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五祖弘忍大师的这句话“取自本心般若之性”,那么,我们再来看神秀大师的这个偈语和六祖慧能大师的偈语,哪个见性了,哪个没见性也就一目了然了。

神秀大师的偈语:

身是菩提
心如明镜台
时时勤拂拭
不使惹尘埃

这个偈语表达的并不是一种般若智慧状态,而是一种修行方法,如果把这个偈语比作一个词的话,这不是一个形容词,这是一个动词。

佛说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又怎么会“动”,或者说何须主观意识去“动”?菩提自性本来就很清净,你根本不需要去擦拭,它从来就不会沾染任何尘埃,无需你去擦拭。

如果对佛法有一定觉悟的人,那么应该清楚,但凡有“动”就不会清净,一切万法但凡“为”,则绝对不会清净。正所谓佛所说“有生则必有死”。

所以,五祖弘忍大师否定了神秀大师的偈语,不是他偏心,而是有理有据的。

慧能大师的偈语:

菩提本无树
明镜亦非台
本来无一物
何处惹尘埃

这个偈语比上一个就高明多了,所表达的是一种状态,不是一种方法行为。如果把偈语比作一个词,那么,它是个形容词。

众生的菩提自性是没有任何相的,哪有什么树啊,也没有镜子,自性本来就看不见摸不着,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,又怎么惹尘埃呢?

我们看佛教三法印中其中一个法印是说“万法无我”,这个“我”是主体的意思,一切万法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主体。我们的菩提自性也是一样的,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主体,既然没有这个主体,又如何招惹尘埃?

所以,最终,五祖弘忍大师肯定了慧能大师的偈语。
布施行善,功德无量,行善之人,福虽不至,祸已远离行善布施功德榜_财布施功德榜_善行功德记录
本文地址:
http://www.candra.cn/rumen/222.html
版权说明:
转载请注明出处!
评论留言

姓名 (请填写姓名或昵称)

性别 (请填写“善男”或”信女“)

功德 (请填写真实捐功德金额,不愿捐填“0”)